諾曼布魯克心中點頭,把這些話記在腦子里,準備用來說服艾德禮首相。現在工黨執政的好處就出現了,如果是保守黨執政,諾曼布魯克想要辦成這件事是難上加難。
“我在想,誰比較合適管理這個委員會,白廳的人很多,但是合適的人選卻并不多。”諾曼布魯克像是無意之間漏了口風。
雖然艾倫威爾遜沒有認識到,這可能是他一生當中面對最為重要的問答,但本能驅使著艾倫威爾遜給出了斬釘截鐵的答案,“除了諾曼爵士你有這個威望,任何人都是不合適的。”
“哦,是嘛,那就借你吉言了,希望這個愿望能夠成真。”諾曼布魯克帶上帶著卻之不恭的笑容道,“這幾天和我制定一個計劃書,到時候我們一起去見首相。”
“哦,我簡直太榮幸了。”艾倫威爾遜一臉的光榮,隨后在諾曼布魯克贊許的目光中,離開了內閣秘書辦公室。
完全容不下國有化企業的是美國,并不是歐洲國家,這一點在冷戰時期,歐洲和美國是不同的,更何況現在是工黨執政,艾德禮首相在本土都把這么大的國有化運動完成了。
在殖民地就更加的簡單,都不用拿錢去賣私人企業進行國有化,直接成立一個企業,說它是國家的就行了。
私企給自己的標簽是有危機感,鍛煉人。私企給國企的標簽是混吃等死,毫無危機感。但是似乎沒有搞清楚,危機感和危機是完全兩個概念。
所謂危機感,在于居安思危。強調一下,是居安然后思危。私企在做的,是完全另一回事,末位淘汰啦,福利很差啦,沒業績滾蛋啦,說到底就是制造危機,得到利益上的最大化。
打個比方,國企和私企站在漲潮的海邊,國企告訴員工,你們要往高處走,不然會被淹死。
私企直接把員工踢海里,讓大家往岸上撲棱。然后私企說,你看看,我的員工都精疲力盡了,你的員工褲腳都沒濕,簡直是混吃等死,毫無危機感。
當然國有化企業有國有化企業的問題,艾倫威爾遜當然也知道私人企業對國有化企業的攻擊不是完全沒道理,只不過私人企業從來不說自己的問題罷了。
所幸本次會議的國有化企業適用范圍,是最為基礎的礦產業以及其他原材料領域。而且都是在海外,不會擴大英國本土已經規模不小的國有化企業。
只不過,國企的勾心斗角那是勾心斗角,私企的勾心斗角一般被叫做能力。國有化企業員工對領導點頭哈腰,被當做官僚。好像美國鋼鐵公司的工人見到德里克,也不比國有化企業的員工腰板硬到哪去。
最令公務員喜歡的是穩定,國有化企業肯定比私人企業穩定,失敗者大不了去做冷板凳,東山再起的可能是存在的,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不可能,但理論上有這種可能。
至于私人企業嘛失敗者一般都被開除了,談個屁的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