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的跨國婚姻,按照兩地的富裕程度來說,相當于一個中國魔都的妙齡大學生,最終嫁到了印度,現在可能是沒什么問題,但如果蘇陽不拿出來一定的實力,難保瑪麗時間長了,不會受到紐芬蘭的親屬影響,導致婚變出現。
“其實我很愿意扶持一下和大英帝國保持良好關系的人,稱為馬來亞的知名人物。”
沒有管蘇陽微微變色的臉,艾倫威爾遜自顧自的道,“不過倫敦的擔憂和本地的馬來人土著一樣,這樣做是否有風險,換句話說,是否可靠這可是一個大問題。”
“中堂大人,你是知道我們兩個的,我們曾經有過很愉快的合作。當然我們心里也明白,這是大英帝國的領地,能夠讓我們安定的生活就已經很好了。”蘇陽聞言馬上表現出來了,不亞于當初在紐芬蘭騙了白人姑娘的敏銳,“我們當然不會反對英國對馬來亞的管轄。”
“不反對那可能是不夠的”艾倫威爾遜深深的看了兩人一眼,話鋒一轉道,“我們需要的幫助維護殖民統治的助力,而不僅僅是不反對。當然了,成為助力的那一部分,一定會得到馬來亞行政公署的幫助和保護,這可能是扶持、可能行政偏向,可能是很多東西。甚至我可以出一些啟動資金,幫助你們脫穎而出,這都不是問題。我把華人當朋友,但我想,你們華人有一句話,叫做為朋友兩肋插刀。”
“那么,中堂大人,你想要我們做什么呢”田千秋沉默半晌,直奔主題道。
“我記得在你們的詞匯當中,有一個叫投名狀的東西。”艾倫威爾遜輕輕搖晃著酒杯道,“我想,利益交換對我們來說應該不是不能理解吧。畢竟對于本土的土著馬來人而言,你們華人和我們英國人一樣,都是殖民的一部分。我如何相信你們以后不會背叛,以英國的利益為準呢”
投名狀在古代用于忠誠之征,意思是加入一個組織前,以該組織認可的行為表示忠心。其所謂“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大意是指一個人在進入綠林時必須簽署的一份生死契約,有了“投名狀”便落草為寇。而擺脫“投名狀”的方法,就只有接受官府的招安這一條路了。
田千秋和蘇陽曾經都是民國軍人,至于民國那種兵匪一家的環境,兩人曾經見過落草為寇的土匪,聽到艾倫威爾遜一說,馬上明白了什么意思。
“中堂大人,想要我們主動召集老兵,加入英國的軍隊幫助清理反英份子么”田千秋心里已經明白了一個大概,開口道,“如果是這樣沒有問題。”
“不不不,不要誤會,我一直都維護華人和馬來人的利益。在我看來大家以和為貴,可以互相看不順眼,但能夠做到相安無事最好。我作為馬來亞的專員,怎么會讓你們對這里土生土長的人做什么呢一個人犯了錯誤,他應該有改正的機會。”
艾倫威爾遜悲天憫人的了一番,貌似無意的道,“不過當今的馬來亞并非所有人都是英屬馬來亞的一部分,還有曾經的敵人,比如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