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么說,英國的情況肯定是好于歷史同期,這也是非常值得安慰的。
“艾倫,蒙巴頓將軍的那一份報告,有你多少功勞”愛德華布里奇斯接過無數艾倫威爾遜的報告,從見到那一份報告,就覺得遣詞造句很熟悉,是他從英屬印度還在的時候,就經常能見到的風格。
“一部分”艾倫威爾遜矜持的開口,“意見都是海務大臣的,我只是負責寫報告。”
“是嘛”愛德華布里奇斯看透不說透,反而非常高興的道,“你的成長很令人欣慰。”
艾倫威爾遜馬上就接到了一個新的額外臨時工作,作為對他精力旺盛的獎勵,就是去德國見證英美占領區的合并,在避免地面部隊參戰之后,作為交換條件的英占區,也必須進入聯邦德國出現的實質性階段了。
總不能一直就這么拖著,重新武裝德國是肯定要做的。英法加上美國,也沒有把握能在陸地上對抗蘇聯的地面武裝,德國一定要頂在前面才行。
在出發之前,艾倫威爾遜接到了一個沉痛的消息,新德里宣布已經控制海得拉巴全境。
隨后更多的細節是阿里姆,這個阿里汗在倫敦的管家告訴他的,“大君當然是還活著,在海得拉巴軍隊被擊潰之后,大君就知道已經沒有抵抗政府軍的力量了。”
“哎,海得拉巴畢竟是一個內陸土邦,我們想支援都沒有辦法。印度教徒又占據了百分之八十”艾倫威爾遜十分沮喪,但馬上問出最關心的問題,“不知道大君現在的情況怎么樣,沒有受傷吧。”
“大君在海得拉巴軍隊放棄抵抗之后,得到了新德里禮遇,目前被任命為海得拉巴邦的首席部長,當然很多條件還在談判中。”阿里姆同樣很沮喪,但還是把阿里汗的情況如實相告。
“哦,其實我有一個想法。不過現在我馬上要去一趟德國,有時間再和阿里汗大君聯系。”艾倫威爾遜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決定對阿里姆隱瞞自己的想法。
這個想法其實很簡單,艾倫威爾遜已經答應倫敦,并不會管倫敦要一英鎊發展英屬馬來亞的錢,但是英屬馬來亞的發展確實是需要錢的。
而阿里汗作為前世界首富,是非常有錢的,眾所周知,英屬馬來亞有幾個地方是沒有君主的,但英屬馬來亞又有很多蘇丹存在,有著很大的君主色彩。
如果這一次沒打過印度政府軍的阿里汗有意,他可以安排阿里汗去英屬馬來亞。類似的操作又不是沒有出現過,現在的伊拉克王室,曾經就是在敘利亞被法國人趕走之后,又被英國安置在伊拉克的。
可以說英國在這方面是有前科的,既然有過前科,而英國是習慣法的創始國,完全可以按照先例在復制一次。當然這要看阿里汗能給殖民地部多少錢了。
畢竟現在英國和二戰之前的英國也不一樣了,必須要學會勤儉持家。如果阿里汗能夠拿出來讓英國政府滿意的數字,相信這件事也不難辦,殖民地部會酌情進行一下變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