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這都是遠遠不夠的,美軍接下來幾個月復制被之前朝鮮追著揍的日子里,英國應該在輿論上好好操作操作。
和安娜過了幾天放松的日子,艾倫威爾遜還要繼續關注馬來亞的建設工作,以及分發的種子、種豬、種牛等等的分配情況。
第一個大工程馬來亞的大型化肥廠,是艾倫威爾遜做專員之后的第一個大工程。
沒辦法,修路蓋房之類的東西,都被前任專員杰拉德愛德華利用戰俘干完了。
就算是杰拉德愛德華做了這么多基礎建設,也很不幸的因為華裔族群在其任內暴漲,成了馬來亞的相對多數,而在馬來人的眼中十分被敵視。
相反艾倫威爾遜通過土地分配法案的傾斜,在馬來人眼中屬于青天大老爺的角色。
大型化肥廠是很重要的,農業是一切行業的基礎,就算是英國也是經過了農業革命,在歐洲有了首屈一指的基礎,長期都比歐洲的傳統農業強國法國強,才進行了工業革命。
不提基礎不基礎的問題,現代化肥技術的門檻是很高的,化肥并不是你想生產就能生產的,氮肥、磷肥都需要合成氨,點擊合成氨這個科技樹的最早目的,并不是為了制造化肥,而是為了制造炸藥,制造化肥所需要的硬件,跟大炮差不多,都是要合金鋼無縫管,進入二十世紀后,核潛艇成為一個國家能不能制造現代化肥的標志性分界線。
因為合金鋼無縫管這個被攻克了之后,至少制造核潛艇的外殼就不會成為問題了。
比較巧合的是,印度的化肥產業其實就很落后,所以制造核潛艇方面同樣不怎么強。
所以不要認為,這么一個大型化肥廠是表面上這么簡單,里面的講究可多著呢。
除非蘇聯對印度進行大規模援助,反正就之前艾倫威爾遜在英屬印度工作時候的了解,英屬印度時期的印度化肥產業,是非常原始的,絕對和現代化肥產業無關。
印度想要現代化的化肥產業,就要獨自攻克合金鋼無縫管這些硬件,如果不能攻克,就算是能生產,規模也會受到限制。其結果就和印度的仿制藥差不多,甚至還不如。
馬來亞行政專員負重前行,讓殖民地一千萬臣民歲月安好之時,雖然若隱若現,但是半島的蛛絲馬跡還是隨著戰局走勢漸漸傳揚出來。
要感恩節結束戰爭的五星天皇,終于如同艾倫威爾是所料,以不下于幾十年前泰坦尼克號的英勇無畏,取得了令人期待的結果。
十一月初,在艾倫威爾遜定下下個月二十五號要召開專員會議,看誰是圣誕島專員的同時,美韓聯軍被擊潰,退到清川江以南的消息,從半島傳到了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