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部隊或獨自一人,或成群,施帶著傷員,一邊戰斗一邊朝山上轉移。一些人繞過路障向東轉移,爾后往南進入山中,另一些人干脆隱入黑暗之中向南進發,終于到達了后方。許多人被俘,傷亡人數當時未能立即查清。
倫敦、堪培拉、渥太華、巴黎、華盛頓、莫斯科、貝爾格萊德,新德里,兩大陣營以及中立國的首都,都對兩個星期前還節節勝利,要感恩節之前結束戰爭的美國人,遭到當頭一棒展開了熱議。
作為美國當前的最大對手,莫斯科首先為美帝國主義遭到失敗的可恥下場感到高興,確定了美軍失敗之后,幾乎第一時間以確認的口氣,報道了美軍的戰敗,同時還把麥天皇要感恩節之前結束戰爭的話拿出來揶揄了一番。
以莫斯科為,美軍如同半年前一樣,再次被迎頭痛擊的消息傳遍了世界各地。
“我想,倫敦這回應該對我有一些信任感了。”摟著小龍騎兵的艾倫威爾遜,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雖然距離倫敦有一萬公里遠,但是麥天皇滿臉自信的預言演講,加上美軍節節勝利的事實。
肯定讓要置身事外的倫敦非常尷尬,從九月以來的一個多月,美國報紙肯定沒少用此來嘲笑英國,時間長了,難免倫敦不會讓艾倫威爾遜以謝天下。
但現在這種擔憂已經消失了,艾德禮首相的形象只會以堅決捍衛英國利益,避免英國投入到一場無法控制的戰爭存在。
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角度來說,艾德禮首相現在的日子肯定十分舒心。
“瞧給你高興的,這會不擔心了”安娜作為最親密的人,首先能感受到男人的心情變化,沒好氣的道,“這么膽小,和你在德國的時候不一樣。”
“德國是德國,美國是美國,我相信就算是蘇聯人在我面前,此時此刻也必須承認,美國的國力對其他國家是壓倒性的。”艾倫威爾遜并沒有否認他本人雙標,小聲道,“美軍的失敗有自己的問題,美軍一旦敵情不明往往選擇先撤退到安全的地方。這個習慣很不好,如果是蘇聯紅軍就地固守,效果會好得多。”
萬里之外的倫敦,首相艾德禮和從吉隆坡返回也沒多久的外交大臣莫里森,也在談論著按照莫斯科方面的話來說,帝國主義遭到了可恥失敗這件事。
“之前關于戰爭規模擴大和麥克阿瑟本人缺陷的擔憂,現在看來是完全正確。”艾德禮看著其實和他本人并不睦的外交大臣說道,“一方面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因為我們堅持捍衛了英國的利益,沒有讓英國被卷入。另外一個方面,也不免令人擔心,因為戰爭要是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會不會引起世界大戰”
“我們應該和美國進行交流,看看是否能夠恢復到戰前的態勢。”莫里森扶著額頭無奈的道,“但在七八月的時候,美國就拒絕了我們多次的建議和警告。現在的美國,對我們英國的話已經聽不進去了。”
艾德禮首相也點頭,他現在也十分復雜,對于當前的英國來說,目前的局勢可以說喜憂參半,值得高興的是英國避免了經濟剛有起色,就又加入一場戰爭。
憂慮的是,更強大的對手蘇聯也是如此,而英國依仗的幫手美國卻陷入到了戰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