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你也應該聽說了吧你對聯合國軍的對手怎么看,戰斗力怎么樣。”諾曼布魯克想問問,這個東方專家的意見。
“怎么看在當今世界上,如果拋棄空中支援,后勤保障和重火力,在考慮到規模,應該是僅次于蘇聯紅軍的地面武裝了。”艾倫威爾遜臉上露出一絲思索之色,給出了朝鮮戰爭之后美國人的評價。
“這么有戰斗力”諾曼布魯克面帶驚訝之色笑道,“這個評價可不低啊。那么以蘇聯紅軍作為對比,你覺得有蘇聯人幾成的戰斗力。”
“尊敬的內閣秘書,這可是一個很尖銳的問題。我想想”艾倫威爾遜腦子里面開始換算,中蘇對峙時期的兵力部署,在七十年代當時某大國兵力是六百一十萬,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就算是一半用來防備蘇聯。
蘇聯在整個亞洲領土上有一百二十萬軍隊,其中六十萬靠近邊境,其中還有數量不明的克格勃邊防軍,多算一點,第一波投入兵力算八十萬
“如果能夠形成僵持局面的話,交換比應該是一比四。”艾倫威爾遜最終給出了一個還算合適的答案。這個交換比其實和朝鮮戰爭中美軍的交換比類似。
諾曼布魯克點點頭,艾倫威爾遜則松了一口氣,算是把頂頭上司糊弄過去了。
他說的是能夠維持僵持狀態,而事實上,當今世界是沒人能夠在地面和蘇聯維持僵持狀態的,一旦被蘇聯紅軍打崩了長驅直入,下場是極為凄慘。
他不敢在諾曼布魯克面前說實話,因為現在歐洲方向,和蘇聯地面武裝對峙的國家,也有英國一個,所以他就把蘇聯紅軍的戰斗力,說的和美軍差不多。
這也算是一個雞賊的比較,任何軍種都不能和陸軍比威脅力,美國那是例外的,蘇聯世界第一規模的大空降軍,也不能把空降兵送到美國本土,但可以送到英國本土。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畢竟不能比。
如果是一般國家的空降兵倒也不值得擔心,可蘇聯空降兵有十五個師,超過二十萬人。
把美軍的地面戰斗力抬高到如此地步,艾倫威爾遜有些羞愧,麥克阿瑟現在都急眼了,都要呼吁動用核武器解決問題了。
諾曼布魯克還提及到了麥克阿瑟,略微有些回過神來,“可美軍現在好像很難堪。”
“美軍的戰斗力是毫無疑問的,我個人認為是總司令的問題,眾所周知麥克阿瑟將軍,在亞洲不是沒灰頭土臉過。”艾倫威爾遜斬釘截鐵的維護英美特殊關系,美軍的戰斗力毫無疑問,麥克阿瑟這個人的問題很大。
諾曼布魯克勉強同意了這個說法,總算不再糾結美軍戰斗力的問題了。
提及麥克阿瑟,倒也不是大英帝國對其多么關心,而是這是首相要臨時出訪的源頭。如果不是華盛頓方面有使用核武器的口風出來,艾德禮首相也不會急忙要訪問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