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戰役之后,美軍灰頭土臉的姿態,簡直就是直奔戰爭開始之時,一路潰退到釜山的劇本,這個時候美國聲稱要使用核武器,讓艾德禮首相不得不開啟自己的外交斡旋。
英國也不是唯一一個對美國要動用核武器做出反應的國家,有聲有色的大國在這個時候,同樣正在進行外交努力,建議雙方停火,維持開戰之前的軍事分界線。
艾德禮首相到達美國之前,正是美軍吐出仁川登陸之后所有戰果,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死亡消息傳來的時候,杜魯門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要求美國人民為朝鮮戰爭作出任何必要的犧牲,同時決定設立國防動員局,擴大征兵計劃和軍火生產,要求將美國軍隊從現有的二百五十萬人增加到三百五十萬人,在一年之內將飛機、坦克的生產能力分別提高五倍和四倍。
緊接著,華盛頓宣布撥款兩百億美元用作支持戰爭的費用。艾德禮首相正是在這個場合到達了華盛頓。
艾倫威爾遜估計首相的這一次美國之行,可能也僅剩下讓美國保證不使用核武器的努力了,因為在艾德禮抵達華盛頓之前,美國政府已經把該做的都做完了。
現任首相出國維護和平,當然引起了英國公民的關心。畢竟本屆政府的支持率是非常高的,之前才避免了英國再次掉進戰爭旋渦。現在艾德禮又出國為和平奔走,得到了英國輿論的絕大多數贊譽。
是絕大多數,像是英國這種國家,在言論自由的幌子下,什么時候都不缺乏說牢騷怪話的人。
倒不一定是保守黨人,因為保守黨也贊同艾德禮避免介入戰爭的努力。
保守黨的噴點在另外一個方面,資深下議院下議員丘吉爾先生,表示如果自己做首相的話,絕不僅僅會避免派出地面部隊,而是連海空軍都不會派遣。工黨面對美國的壓力還是做出了妥協,等等的言論。
“朝鮮的事情現在無關緊要,我直到七十六歲才聽說有這么一個該死的地方。”丘吉爾在下議院當著所有議員的面,以傲慢的口吻這么說道。
艾德禮到達華盛頓的時候,美國正在為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舉行盛大的葬禮。
此時艾倫威爾遜也在忙活自己的事情,準備布魯塞爾會議,以及看望許久不見的奧黛麗赫本,對于這個男人回來,奧黛麗赫本心中是雀躍的,他幫助了自己太多。
女性對男人有一定的慕強的心理,艾倫威爾遜去亞洲做專員,很讓奧黛麗赫本認可其事業,兩人剛見面就有說不完的話。
“怎么現在連你有問戰爭的事情了”聽到奧黛麗赫本問遠東的局勢,艾倫威爾遜是真的驚訝了。
“別人都說有可能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我也有些怕。”奧黛麗赫本有些不好意思,“這樣人類會滅亡對不對”
“普通人都明白這一點,那些大國領袖會不明白么我們的首相這一次就是帶著這個目的去華盛頓訪問的。”艾倫威爾遜當著女神的面,表達了謹慎樂觀的情緒,“我們要相信政治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