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處在蘇聯陣營說不定會眼前一亮,可問題就在于,他是蘇聯的敵對陣營。
這就非常尷尬了,這不是等于,蘇聯通過柏林危機的恐慌,以西柏林市民為人質,抽自由世界的血么。
事情演變到了今天的地步已經騎虎難下,美國總不能空運發電機去西柏林提升幸福感吧。那可是兩百多萬人需要的電力,空運的油料幾乎和一場戰爭差不多。
而且只要蘇聯不松口,美國就算是短時間能空運下去,能長年累月的空運下去么這幾乎就是美國以朝鮮戰爭的強度,一直在一場戰爭當中投入。
難怪現在倫敦一籌莫展,艾倫威爾遜現在甚至在想,估計英國都在勸說美國放棄柏林了。
可放棄柏林也不容易,這就等于是向蘇聯投降,英國可以這么做。因為英國一直就認為錢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但美國不同,美國剛剛登上世界霸主的寶座,屁股沒坐穩就被當頭一棒,放棄柏林的決策可不這么容易做出來。
再者說北海道的事情美國都已經默認了,要是在柏林危機上在撒手的話。這需要多少御用筆桿子才能把重大失敗掩飾過去
艾倫威爾遜可以估計,哪怕最后西柏林的市民就算是都跑沒了,整個西柏林變成一個被圍墻包圍的空城,美國也不會撤退,大不了最后就把西柏林當成一個駐軍基地,最后仍然是賴著不走,這才是保全顏面的做法。
歸根究底,自由世界看重的不是西柏林的市民,而是西柏林這個地方,讓這個扎入蘇聯腹地的釘子起作用,至于西柏林市民的福祉倒并不是這么重要。
因為氣候原因,帕梅拉蒙巴頓準備離開本土,在澳大利亞住一段時間。順便在電報上說明了一個消息,大概明年蒙巴頓將軍將會前往地中海艦隊做艦隊司令。完成人生當中的重要一步,等到大艦隊司令的重要一步完成,通向海務大臣的道路將會一片坦途。
電報當中詢問自己的丈夫,返回馬來亞之后是否順利,同時還向剛剛到達沙巴的阿里汗問好,表示有時間可以談談合作。
時至今日,帕梅拉蒙巴頓早已經不是那個,被艾倫威爾遜一把鉆石就砸的暈頭轉向的小姑娘,可以說帕梅拉蒙巴頓的財富,已經不再阿里汗這個前世界首富之下。
而且在時間的加持下,帕梅拉蒙巴頓的財富會越發的水漲船高,有巴迪亞公主的幫忙。蒙巴頓石油公司已經完成了從利比亞到波斯灣的跨越。進入了世界石油資源的將核心地帶,而且這有王室的支持,石油公司里面也有王儲以及瑪格麗特公主的股份。
妻子不斷的用財富捆綁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現在已經妥妥的歐洲反動封建主的代言人。
一九五一年年底的國際局勢,主要集中在柏林危機和遠東戰爭上。為此英國也展現了不安分的傳統,在聯合國上,第一次表明了和美國的分歧,這讓很多國家大跌眼鏡。
關于朝鮮戰爭的認定,美國戰勝或者失敗,會不會丟掉臉面。英國并不在乎,美國人丟人是美國的,英國在半島沒有利益。相反認為歐洲方向的安全與否在和英國利益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