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當初尼赫魯和阿里真納也這么說。找荷蘭人麻煩的蘇加諾也這么說,你們是一起商量好的么”艾倫威爾遜噗嗤一笑,自語道,“畢竟想要做一個國家的國父,這種利欲熏心不是不能理解,睜著眼睛說瞎話是必備技能,阿齊克韋先生,你一定是一個好領導人的,在你活著的時候。”
這并非是一個死亡威脅,艾倫威爾遜的話十分真誠,他就是這么認為的。
兩人的立場迥異,自然是共同語言不多,不過阿齊克韋很快就發現,這個倫敦來的官員十分坦誠,有些話雖然說的難聽,但在英國人現在的角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就比如在臨走之前,把尼日利亞的控制權力給三大民族的任何一個,其實對伊博人最主要的威脅,還是宗教不同,人數還更多的豪薩人。
當然這種坦誠是建立在威懾的基礎上,艾倫威爾遜表示,當前阿齊克韋所代表的伊博人,在英王剛剛病逝,王儲還沒有登基的時候提出自治要求,讓倫敦很不高興。
阿齊克韋則解釋,這是一種自發的呼聲,并不是非要在這個時候讓倫敦不高興。
“哦,原來是這樣”艾倫威爾遜總算是感覺到,這個泛非主義者似乎也不是不能溝通了,換了一副口吻,“阿齊克韋先生,難道你指望英國幫你消除尼日利亞的民族矛盾然后把所有殺戮的責任都承擔讓全世界對英國進行抨擊然后再把整個尼日利亞送給你不會吧”
“我想在正常情況下,不用你泛非那種一廂情愿的思想考慮問題,你應該知道英國人離開之后,尼日利亞應該會在哪個民族的手中。不然我們試試在英國離開之前,進行一次民主選舉看看誰能贏我們就把尼日利亞交到這個民族手中,怎么樣”
阿齊克韋欲言又止,最終張了張嘴什么也沒說,他不是沒有反駁的說辭。只是感覺自己的主張,并不一定在選舉的時候勝利。
“我不希望看到一點,還有就是,如果伊博人還不配合的話,英國并不介意把英屬喀麥隆交給法國托管,我相信以這個條件換取法國對英國在西非事務上的支持,是輕而易舉的。”
艾倫威爾遜不懷好意的盯著阿齊克韋道,“你和我都懂,這意味著什么。再鬧我就這么干,到時候你可不要后悔。”
英屬喀麥隆只占喀麥隆的一小塊,喀麥隆本身是德國殖民地,戰后被英法兩國分管。其中法國的那一塊超過原本喀麥隆的百分之九十。而英國這一塊是伊博人的跨境居住地。
艾倫威爾遜提及把英屬喀麥隆交給法國,毫無疑問的結果是,本身在三大民族當中人數最少的伊博人,人口更和其他兩個民族無法相提并論。
“阿齊克韋先生,你好好考慮吧。別以為在美國留過學,就可以真的和美國學鬧獨立。當初法國可是付出了國王被斬首的代價。派遠征軍在北美和英軍作戰,你如果想要效仿的話,看看還有沒有另外一個法國愿意這么干。”
“就算是有”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不懷好意的道,“皇家海軍完全可以派出兩艘戰列艦過來,對著腳下的拉各斯市來上幾輪齊射,然后拍拍屁股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