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梅拉蒙巴頓找幫忙的就是正統派貴族、奧爾良派貴族,波拿巴派貴族當中的,奧爾良派在政府當中的人脈。
很快帕梅拉蒙巴頓就和對方見面,把自己的目的和盤托出。她和法國貴族階層的關系,在于通過利比亞石油捆綁關系。
“我最希望的是,通過法國國民議會的非洲議員對恩克魯瑪提出邀請。如果能夠和法共關系良好的話,那就更好了。”帕梅拉蒙巴頓捏著裝滿葡萄酒的高腳杯請抿了一口,面帶笑容的道,“這件事非常重要,不論是從私人角度還是從國家角度來說,我們都有理由采取共同立場。”
以帕梅拉蒙巴頓現在的事業發展,提出這么一個請求讓法國幫忙是合情合理的。要知道現在蒙巴頓石油公司正在進軍波斯灣。
雖然說因此在波斯灣,引發了英國和伊朗之間的不愉快,但已經跟著帕梅拉蒙巴頓喝到湯的法國貴族們,還是對未來的日子十分期待。
“我認識一個和戴高樂關系很好的事務官,叫吉斯卡爾德斯坦。通過他聯系一下在巴黎的幾個非洲議員,共同對這個人提出邀請。”路易菲利普想了一下答應下來道,“不知道帕梅拉你,要和這個人見面么”
“如果可以的話會的,還有路易”帕梅拉蒙巴頓帶著笑容提醒道,“我結婚了,叫我威爾遜夫人比較好,我的丈夫很介意這一點。”
有了初步的共識,帕梅拉蒙巴頓就讓助手往尼日利亞發電報,讓自己的丈夫等待好消息。
隔了一天,又通過電報傳來了邀請人選,讓自己的丈夫判斷。列奧波爾德塞達桑戈爾,塞內加爾籍法國國民大會議員,政治光譜為社民。
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科特迪瓦籍法國國民大會議員,曾經和法共長期交往密切。戰后在法共的幫助下,烏弗埃博瓦尼把非洲農業工會改建成科特迪瓦民主黨,并任黨的主席。
之后巴馬科會議,他與艾哈邁德塞古杜爾等人創建了“非洲民主聯盟”,并很快成為法屬非洲最強大的政黨,博瓦尼任該聯盟主席,科特迪瓦民主黨成為非洲民主聯盟的地方支部。
隨著法國國內法共遭到遏制,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也可以轉換門庭,和法共劃清界限。
在行政公署的艾倫威爾遜接到了妻子的電報,在兩個人選中有了一個了解。然后回復了一個和稀泥的電報,這兩個人誰都行。
艾倫威爾遜記得,法國除了在越南和阿爾及利亞吃了大虧之外。在整個法屬非洲是沒怎么吃虧的,絕大多數在法國做過議員的人,最終都被法國送上了獨立之父的位置。
當然這也不是白來的,法屬非洲的很多國家并不算真正獨立。獨立之后也長期跟著法國的政策走,他覺得這兩個人選應該是不意外,就算出了一個意外,也不可能兩個都出問題。
這一點對歷史有所了解的他,還是相信法國的力度。
有的時候格雷斯不明白,艾倫威爾遜哪來的自信,還是這種沒有根據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