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馬來亞的過半人口是華人,這些華人對馬來亞這個殖民地本身就沒有感情。
不要說是新移民,原本的華人族群大多數也不把自己看成是本地人,同樣也沒有本地意識。最重要的是華人本身有祖國,這個祖國還和英國是敵對狀態。
那么綜合考慮之下,艾倫威爾遜所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馬來亞的經濟發展。換取華人的客人心理不鬧事。維系馬來亞的族群平衡。
如果美國對馬來亞動歪腦筋,就會發現一旦成功可能會制造一個親中國家。
這種后果下,已經因為朝鮮戰爭一籌莫展的美國,可能就沒這么容易下定決心使壞了。
美國一方的威脅減輕,艾倫威爾遜的任務就是專心應對來自蘇聯的顛覆。
這是英屬馬來亞的客觀條件,艾倫威爾遜心里認為,美國不會冒著顛覆英屬馬來亞的風險,促成一個可能倒向蘇聯集團的國家出現。
可是英屬東非沒有這個條件,英屬馬來亞過半的人口對馬來亞沒感情,殖民地只不過是他們工作吃飯的地方。可英屬東非的人口可都是本地人。
合并不成功還好,萬一合并成功了英屬東非聯邦以后,這不是又走了英屬印度的老路
兩天后他已經到達了內羅畢,本次他來的目的是明顯的,就是東非聯邦的計劃,告知東非總督菲利普米切爾,白廳做出的替代方案。
東非總督府是白色大理石建筑,可以看出來和英屬印度總督府沒法相比,對于前世就見過眾多高樓大廈的艾倫威爾遜來說,更是毫無吸引力。
等了一會總督菲利普米切爾就出現了,示意讓艾倫威爾遜請坐,兩人討論了關于殖民地的問題。
“尊敬的總督先生,我對北羅德西亞有所了解,之前去了烏干達之后,也算是了解的東非的一些情況。”艾倫威爾遜開門見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東非聯邦計劃的困難太多,就如同中非聯邦的計劃一樣,沒有繼續的必要。”
他口中的中非聯邦計劃,就是部分聲音想要合并南北羅德西亞的聯邦計劃。這比菲利普米切爾的東非聯邦計劃否決的更早。
早在一九四五年南斯拉夫人到達北羅德西亞的時候,就已經算是正式死亡。
在白廳都已經沒有人關心中非聯邦計劃。不過東非聯邦計劃還是有些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