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行為我們只有建議,最終還是要看首相的決策。現在我們來討論后斯大林時代的蘇聯,我們要給內閣一個交代。”伊斯梅爵士很快把所需要的文件下發,開啟了這一次的會議。
這一點艾倫威爾遜并不是針對誰,把自己找來就對了。他的建議在不靠譜,也比外交部在這里瞎子摸象靠譜。他的意見是,蘇聯的新領導層不管是誰,都會采取一個短期內緩和的策略。
根本原因在于,以現有的情報來分析,斯大林并沒有安排好接班人這件事。當前的蘇聯高層還是有很多人選的,正因為人選多,新領導人必然沒有斯大林的權威。
在新領導人沒有權威的情況下,可以判斷所有事情都需要商量,對外表現肯定不如斯大林在這么強硬。
“蘇聯的內務部部長、部長會議副主席貝利亞,可是一個特工出身。如果他來領導蘇聯,會不會比斯大林時期更加的難對付。”伊斯梅爵士反問道。
“我很難想象一個人還能比斯大林難對付”艾倫威爾遜張著嘴不知道說什么是好,“如果斯大林這種領導人這么容易出來的話現在領導世界的應該是蘇聯”
這句哈說出口,會議室出現了異議,就連伊斯梅爵士都微微皺眉,“艾倫,你對斯大林的評價是否過高”
“現在是斯拉夫人的國家,從基輔羅斯開始到現在,在全世界有著最高地位的時候,沒有之一。彼得大帝沒有做到過,葉卡捷琳娜大帝沒有做到過。斯大林做到了。”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我的評價完全遵從于本心,全無一絲個人偏見。不過好在,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他病逝之后的事情。”
一番我雙手清白,問心無愧的表態之后,關于蘇聯新領導人會怎么處理國際關系的評估會議繼續。艾倫威爾遜還是堅持,短期內蘇聯一定會緩和,說不定一直持續的柏林危機會就此結束。
其實也沒什么必要了,西柏林城區現在就如同一個空城,完全不再是兩大陣營展現自己優越性的窗口,而是單純的變成了一個英美法三國軍隊的軍事據點。
就連競選之前說要給蘇聯一個強硬態度的艾森豪威爾,真上臺了之后也不提這件事。
當前現在蘇聯的幾個大人物,上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穩固自己的位置。用一段時間建立權威,這是可以預見的。
至于外交部同事有所疑慮的貝利亞,艾倫威爾遜表示也不會逃脫這個定律。
事實上艾倫威爾遜心里清楚,對自由世界妥協過大,正是貝利亞被清洗的罪名。關于德國的問題,貝利亞的一件事,美英法蘇四國退出德國,讓德國統一成為一個中立國。
這個提議別說是蘇聯其他高層不同意,蘇聯人同意,英法美三國也不會同意的。
進過了兩個小時的討論,艾倫威爾遜堅持蘇聯需要時間穩固政治環境,不會對自由世界采取強硬態度,外交部拿出了評估報告,交給內閣辦公廳送至內閣。
此時的內閣,首相和大臣們確實在談論,是否借由這個機會對莫斯科進行訪問。同時也是試探一下蘇聯的新領導層是怎么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