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給我一個單鏡片,高禮帽和文明棍,能讓我直接回到四十年前。”如同木偶一般的艾倫威爾遜,隨著妻子帕梅拉蒙巴頓的擺弄不斷轉身,開著玩笑,談及英國在其他國家眼中的經典形象。
“這種場合總要正式一些,這種事沒錯吧”帕梅拉蒙巴頓端詳片刻十分滿意的評價著。
“可我是在教堂外面的那批人,和海外專員站在一起歡呼,不是進教堂的大貴族。”艾倫威爾遜倒不是在抱怨什么,他并不在乎這種事。
“我也奇怪,你為何要站在外面”帕梅拉蒙巴頓聽到這件事,不解的反問。
當然是為了進步,不過艾倫威爾遜并沒有直說,而是談及了蒙巴頓還要主持閱艦式呢。分工不同,為了帝國這都沒什么搪塞過去。
早上,白金漢宮女傭,廚師和園丁聚集在白金漢宮的大禮堂內,看看女王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整個倫敦似乎都暫時擺脫了緊張的工作,各階層都在翹首以盼,等著女王的加冕典禮舉行,而在泰晤士河外海,一支堪稱龐大,讓人想起來一九一四年皇家海軍閱艦式的龐大艦隊已經集結,包括兩艘戰后服役的重型航空母艦,十一艘航空母艦,前衛號戰列艦的戰列艦編隊一字排開,等待著閱艦式開始。
航拍的飛機不斷在閱艦式艦隊上空的盤旋,將這一幕記錄起來。
埃及國王法魯克一世,也在蒙巴頓將軍的身邊,他的心情不錯,還讓御用攝影師,拍了一堆以艦隊為背景的照片。用以體現本次出訪英國的不畏強權
此時此刻,倫敦街頭人山人海,有超過兩百萬人上街,倫敦從來就沒有出現過這么多人,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還有數萬人搭著帳篷過夜,只為了親身參與到加冕典禮的儀式感。
英國各大報紙的記者已經等候在教堂之外,準備實時轉播加冕典禮的情況,讓全世界的人知曉,伊麗莎白時代的降臨。
天公不作美,倫敦細雨綿綿,威斯敏斯特教堂外面,眾多來自白廳的官員打著雨傘竊竊私語,但突如其來的降雨沒有打擾到加冕儀式哪怕一秒,不論對記者還是蜂擁的公民都是如此。
居住倫敦之外的英國公民,通過電視轉播,看著整個加冕典禮的一舉一動。
坎特伯雷大主教在威斯敏特教堂替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這一典禮可追溯到幾個世紀前,展現了最重大的皇家慶典中的一切隆重華麗的場面。
所有的皇家用具諸如王權寶珠、權杖、圣油和圣愛德華大王冠等都展示在觀眾眼前。新女王事先充分地進行了排練,在典禮中顯得尊貴大方。
伊麗莎白女王的加冕禮服以黃金和彩色的絲線縫制而成,飾以鉆石、水晶、珍珠、紫水晶和玫瑰色寶石,由六位繡工花三千小時完成。禮服上還有英國和英聯邦各地的特色圖案加拿大楓葉、巴基斯坦麥穗、南非荷花、英國玫瑰、威爾士韭蔥、蘇格蘭薊和愛爾蘭三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