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面對的是本該做第一任北約總司令,現任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蒙巴頓的小心思會被瞬間識破,兩人都是政治型軍人,蒙巴頓哪怕是想要隱瞞一些目的,也會被艾森豪威爾輕易看出來。
單獨就武裝德國和意大利這件事而言,英國毫無疑問是再一次走到了法國不愿意接受的位置。
當然這也不是新鮮事,一戰之后,英國由于大陸均勢政策,在凡爾賽會議上各種刁難克制限制法國,例如在法國想要建立萊茵共和國,肢解德國稱霸歐洲的時候,英國極力反對
當時為了遏制法國在戰后的霸權,英國就曾經惡心法國過,這一次再次讓法國人不高興似乎也沒什么。
但也有不同的地方,當時英國是霸權不穩,但霸權還在英國手中,英國不僅是惡心了法國,還把美國惡心一遍。
而現在美國處在當時英國的位置上,英國當然不能自己出面得罪法國人。武裝德國意大利這件事,由美國開口合情合理,英國沒理由得罪法國人。
國力的此消彼長,迫使英國不能在把自己當成那個仲裁者了,哪怕現在法國的國際地位還不如一戰之后,更容易被拿捏。
蒙巴頓更多角度上,是闡述英國已經認可美國作為世界霸主的地位。當前英國更加注重的是,盡可能的追求國內的幸福感,簡單來說就是承認日不落時代已經過去了。
“英國只有五千萬人,法國比英國人口還要少,比利時荷蘭也算在一起,也動員不出來多少軍隊和蘇聯對峙,倫敦很明白美國在歐洲安全上的重要作用。只是朝鮮戰爭牽扯了美國的精力,這也是倫敦一直堅決反對美國介入朝鮮戰爭,希望戰爭早些結束的原因。”
其實按照蒙巴頓本人的作風,會更多從個人人脈上的角度上解決問題。但他有一個女婿,女婿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數據不會騙人。
數據當然會騙人,只不過數據騙人的時候,更容易被塑造成客觀現實。所以一旦被別有用心的利用上,破壞力會更大。
李奇微對重新武裝這種事并不陌生,本時空他來歐洲之前,就是關照日本自衛隊成立的將領,可以說類似的事情他已經做過一次了。
現在很明顯,歐洲這邊的局勢更加嚴重,畢竟歐洲這邊的蘇聯重兵集團,可不是放在遠東的二線部隊可以相比的。
華盛頓早有重新武裝德國意大利的想法,畢竟之前的戰敗者,哪有現在的蘇聯來的威脅大現在有了英國至少是默認的態度最好不過。
已經收到了英國善意的李奇微,對這一次的倫敦之行感到滿意,非常愿意就此奔波。
北約總司令李奇微的表態,差點讓蒙巴頓評價為可靠,可靠的評價沒說出口,但也用十分感謝的態度,盛贊美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努力。
說服李奇微的蒙巴頓,主要核心論點是日不落時代已經過去了,英國也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