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要分怎么看,相對上而言激化了任何農耕文明的貧富差距,但從絕對數字上來看,毫無疑問被英國殖民的地方,財富肯定比單純的農業時代要多許多。
也就是說對很成熟的農業文明來說,英國就算是沒掠奪多少財富,也起到了激化這個國家矛盾的作用,但對本就是部落時代的地方而言,沒有歐洲殖民者,誰知道他們還會原地踏步多長時間
就拿英屬印度來說,英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肯定比原來小國林立時期富裕得多。
但受益者僅限于次大陸的上層,對廣大的下層人口而言,英國在剝削上可比原來的土邦王公有效率的多,大多數印度底層真不一定比原來過得好。
諾曼布魯克的意思就是,一旦埃及的大壩建成,埃及進入電氣化時代以后,埃及這個國家在絕對的數值上,肯定比現在要好得多。
現在的埃及什么都買不起,除了大餅。電氣化之后的埃及,購買力將會得到提高。
艾德禮用了一段時間,才把在重重話術當中的有用段落提煉出來,隨后陷入到了思考中。
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訛詐,但轉念一想,比起要拿回蘇伊士運河的歸屬權,一個大壩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哪一塊比較重要,艾德禮心中還是一清二楚的。
如果能用一座大壩的貸款,換取五到十年運河控制權的穩定,對整個英國并非不可接受。
艾德禮畢竟不是丘吉爾,還在做日不落帝國的迷夢,他清楚的知道英國已經撐不起日不落帝國的帝國夢,剩下的既得利益,有一些肯定是要變現的。
“我要好好考慮一下”艾德禮伸手摸著比頭頂吊燈還要亮的額頭,表示自己會慎重考慮,先讓諾曼布魯克等待消息,把法魯克一世穩住。
艾倫威爾遜沒想到,他竟然這么快就有面見首相的機會,不過在見到艾德禮之前,他就心中斷定,可能不會有什么好事。
果然,艾德禮是詢問英屬馬來亞,是否能夠為英國本土分擔這件事。
“尊敬的首相,再給我幾年時間,我可以讓馬來亞起到當初英屬印度的作用,甚至更加的好,但英屬馬來亞有一點是做不到的。那就是在人力上面和當初的英屬印度天差地別”
艾倫威爾遜并不是推卸責任,完全是實話實說,“我已經拿不出來人力,組織工程隊幫助埃及人施工降低成本了。這樣做首先沒什么利潤,這個大工程可以解決埃及很大的就業問題。英國用殖民地的人力幫忙,節省不了成本。還有就是馬來亞最后的富裕人力資源,已經投入到了航空港的建設當中。”
英屬馬來亞的人口不多一千萬出頭,只有現在印度的四十分之一。經過接連不斷的規劃,以及在本土支持下的產業轉移,根本沒多少多余的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