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具體的行動上,你可以為埃及的開羅大學題字,我都想好了,為埃及崛起而書讀就很好,著重于務實的承認埃及面臨的一些問題,是這一次收回蘇伊士運河失敗的主要原因。把埃及的這種心理轉化為推進電氣化建設的動力。”
“我是不是還要談及,這一次參加女王加冕典禮,親眼見到的閱艦式”法魯克一世笑了笑,然后認真的道,“確實是很震撼。”
“就這件事而言,也可以做文章,馬來亞為母港的戰列艦編隊現在還在英國,可以用來護送你返回埃及,陛下可以回到埃及之后,把它當成建設埃及海軍的動力。”
艾倫威爾遜一聽直接變成了推銷員,話里話外表示埃及應該發展海軍,這樣英國的戰列艦就有銷路了。發展海軍對埃及也是有好處的。
海軍是最遲財政的軍種,而且軍種特性能讓大部分兵源被淘汰。如果軍備競賽集中在海軍領域,以色列是斷然扛不住的。而對于以色列那種沿海國家,戰列艦的主炮射程威脅,可以放大到極點。
如果法魯克一世,發出一道被戰列艦編隊震撼,以此為目標建設埃及的聲明。說不定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隨著蒙巴頓帶領地中海艦隊,開始在地中海東部進行軍事演習,本輪英國和埃及的蘇伊士運河爭端,終于引起了其他國家的關注。
此時的美國和蘇聯都剛剛有了喘息之機,美國總算是結束了一場能讓其清醒片刻的朝鮮戰爭,蘇聯則還在消除貝利亞的風波。兩國都想要抓住機會,掩蓋之前的事情。
但英國不會給美國和蘇聯機會,艾倫威爾遜一直心里盯著這兩個混蛋。在華盛頓和莫斯科都剛開始表達關注的第一天,地中海艦隊的軍事演習就被倫敦叫停了。
英國和埃及的談判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法魯克一世也頭一次公開露面,他本人并沒有遭到軟禁,而是一直在和英國政府找到一個都可以接受的辦法。
緊接著法魯克一世和艾德禮內閣,簽署了關于蘇伊士運河管理權的移交條件,以及英國援助埃及建立新大壩,幫助埃及推進電氣化的備忘錄。
各大報紙的記者紛紛拿起相機記錄下來了這一刻,標志著這一次的會談有了圓滿結果。
“怎么解釋,蘇伊士運河變成了電氣化進程呢”法魯克一世遠不像表面上這么平靜。
“現代化就是君主加電氣化。至于蘇伊士運河的歸屬權,則作為埃及電氣化發展的核心動力,埃及的電氣化成功之后,可以堂堂正正的拿回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
艾倫威爾遜洋洋灑灑的履行編外大臣的職責,他有理由這么做,因為隨后的事情就是工程招標了,他覺得這個工程,至少當中的一部分,應該有蒙巴頓家族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