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加入北約這件事,對艾倫威爾遜來說頗為遙遠,冷靜下來的英美會想辦法拒絕的。至于后果無非就是華約成立,正式形成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本就是歷史走向。
其實艾倫威爾遜還希望英國劃入華約呢,雖然他也知道希望渺茫,至少以現在的英美國力對比,英國大概是不敢做出這種決策,但這個種子已經埋下,說不定哪一天就會生根發芽,未來的事情又有誰說的準呢
雖然妻子留下這么一個跟屁蟲,給艾倫威爾遜造成了一些阻礙,不過公主殿下好歹是王室重要成員,看的住白天還能看得住晚上
白天勞心晚上勞力的艾倫威爾遜,還是勤奮的在夜晚接待了不遠萬里來到馬來亞的客人,加班也沒辦法,誰讓他職責所在。
英美注意力主要放在蘇聯加入北約這件事上的時候,英美都不看好的奠邊府戰役已經打響,空運的法軍士兵已經在奠邊府降落,包括推土機在內的重型裝備空投到位,工兵們開始修復主要的簡易機場,加固“堡壘”。奠邊府谷地由若干個小村莊組成,地勢平坦,只有幾處小山包,楠云河從谷地中流過。
隨后的時間,戰地司令部和野戰醫院建立在于據點正北的地下掩蔽部里。步兵的坦克和炮兵等機動部隊也集中在此。法軍在奠邊府集結的兵力已經有五千人的規模。
在奠邊府,人們每天都在挖掘溝壕,架設鐵絲網,埋設地雷,加固工事,給來訪貴賓留下深刻印象。納瓦爾將軍也搭乘飛機對法國設置的堡壘工事進行視察。
“既然我們在朝鮮戰爭中發現,輕步兵突破堅固工事的慘重傷亡,就有充足的理由認為,既然中國對堅固工事都辦法不多,更加缺乏重武器的越南人應該更加沒辦法。”
納瓦爾將軍沖著自己的同事科尼將軍開口道,“給越南人慘重的殺傷,保留法國的利益作為前提,其實獨立也不是不能談。”
越南的沖突已經持續九年,巴黎現在確實對越南無休無止的沖突已經感到厭煩。有了專心經營北非的想法。
“確實,如果能夠保存南越政權的話,形成對峙的局勢,我們也就達成了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局面,可以體面的離開了。”科尼將軍點頭同意,然后看向不遠處的麥田道,“那么就看這一戰了。”
“我們當然對此戰有信心,不過出于周密的考量,撤退計劃也要制定。”納瓦爾本人在表示自信的同時,也并未忽視讓科尼準備一項秘密撤退計劃,以防事態惡化。科尼對此樂于從命,因為他本來就對防守奠邊府持保留意見。
兩位最高將領不是沒想過失敗,但巴黎的催促已經迫使他們必須制定有風險的計劃。
對在奠邊府開戰不是沒有反對派,空軍司令法伊將軍就表示,單純依賴空軍的補給是十分危險的,如果他保證絕對沒有問題,那就是假裝自己是赫爾曼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