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會,也遠遠比美軍要強,英國的軍紀在二戰當中,是整個歐洲都看得見的。只是軍隊是由人組成,指望軍紀能約束一切不太可能。”艾倫威爾遜這么回答道。
關鍵時刻,法國人再次成為了一個好的擋箭牌,不算是污蔑,全部都是事實。
殖民末期對艾倫威爾遜這樣有經驗的人來說,是一個美好的世界,宗主國需要獨立的殖民地安全,但最好也被發展的太好。
所以這里面的門道還很多,就拿艾倫威爾遜來說,他臨走之前把英屬印度的固定資產,分給了塔塔、比爾拉等等印度的大家族,還發了一大堆的英國定居權。
此時此刻,他如果是這里的專員一切就都好辦了,但他只是過來幫忙的,只能建議法國人,還不一定管用。
“至少現在,留下的遺產,還處在法國控制當中。你們還有分配的權力。我們也要做到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側重扶持起來一批可靠的人。這些人不能被主流民族所接受,只有這樣才能尋外國外勢力的支持。”
納瓦爾將軍若有所思,點了點頭道,“這確實是應該做的,艾倫,你覺得什么群體合適。”
“地位尷尬本身就有一定勢力的族群,除了華人之外沒有選擇了。其他小族群比越南人還落后,現在已經來不及了。”艾倫威爾遜實話實說,東南亞的華人群體在殖民地,長期不就是這個作用么。
其實兩人心里都明白,有也只有這個選擇,可見的視野當中,沒有第二個人選。
對待北越,法國對帶走一切能夠帶走的東西,如果帶不走就摧毀。這沒什么可說的,但對南越不能這樣,就算是法國想要這么干,美國也不會同意。
要是連帶著南越也進行徹底破壞,南北越都成無產階級了,美國還怎么抵抗蘇聯的力量南下所以在南越境內,法國不能和對待北越一樣,要讓南越保持抵抗北方的能力。
現在的法國在南越,面臨的選擇和當初英國在英屬印度一樣,必須選擇一批可靠的人把殖民遺產轉讓出去。
艾倫威爾遜心里知道,美國早就惦記法國的殖民遺產了,同樣他也惦記,不然帶著馬來亞的華人買辦過來做什么法國的殖民遺產注定是要被接收,美國人認為應該是他們,他還認為應該是英國呢。
納瓦爾將軍決定送艾倫威爾遜一個禮物表達感謝,不過艾倫威爾遜拒絕了,他是秉承著帝國主義團結的精神來的,豈能受這種小恩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