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當屬,南越保大帝在變更國家體制的公投當中,被吳庭艷趕下臺,南越也完成了從法國到美國的換爹之旅。
保大帝也干脆,知道時代變了,吳庭艷比他更加受到美國人支持,直接帶著自己的親信離開西貢,來到英屬馬來亞定居。
愛麗莎的電報當中,表示正在營造讓保大帝賓至如歸的感覺,還詢問安排在什么地方定居比較合適。
當然是克拉地峽,當地的民族成分比較復雜,又在蒙巴頓集團的農業開發當中。
既有原來英屬緬甸的人口,又有泰國南方的和平教徒和佛教徒,需要一個反動勢力的旗幟鎮住當地,保大帝是外來者,定居在當地更為合適。
以艾倫威爾遜和各種反動派做朋友的理念,就嫌馬來亞殖民地的反動勢力不夠多。絕對不嫌少
海蒂拉瑪失落的看著男人忙碌完畢,才小聲詢問,“你在這都這么關心馬來亞,是擔心當地出事么擔心華人反抗英國的統治”
“是擔心,但不擔心華人。很多亞洲的同事有一種錯誤看法,對中國過于恐懼,在香江還有些道理,但在馬來亞實際上我心里一直把華人這個東南亞人數不少的族群,當成弱勢群體來看的。”艾倫威爾遜收攏準備明天借由駐軍發出的電報,笑呵呵的道,“華盛頓口中的竹幕威脅他們自己這么認為就行了,干擾不了我的判斷。”
“你倒是自信”海蒂拉瑪抿著嘴,一雙手不知道放在哪里是好,她也心里承認,這個年齡不大的男人,有些時候很有魅力。
“說起來有些狂妄,但也是事實,像是印度、中國那樣的古文明,和當前的主流世界相比,只是一個地區傳播的文化而已。日韓兩國的中國色彩,每時每刻都在削減。”
事實是,現在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加在一起,一瞬間放棄所有分歧,發揮出來所有潛力。也只是在歐亞大陸占據優勢,在整個世界,自由世界的力量是遠超過對面的。
蘇聯、中國、印度充其量算是三藩,目前自由世界拿他們沒辦法是真的。
但要說能被對方取而代之,刨除戰爭選項,按照冷戰模式斗下去,自由世界也會贏。
可惜自由世界盟主是一個面對蘇維埃辦法不多,面對英法智珠在握的美國。打一個越南把自己打成重傷,給英法埋雷無往不利。
到了八十年代里根一手七傷拳,要是蘇聯抗住了,誰都不知道美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最終的結果是自由世界本來就應該贏,卻因為老大不行差點輸了。贏了的后果是,英法被削弱到原點,再有下一輪的對手,就單純是美國自己應對,英法想幫都幫不上什么忙。
艾倫威爾遜眼中,冷戰其實是,以當前英法兩國保留的殖民地和影響力,美英法三家合作,是穩吃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完全可以解決最大的敵人,再看下一步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