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決定的權力,我馬上就會同意。”艾倫威爾遜看了一眼作陪的公主殿下,沒有絲毫猶豫的答應下來,“但是我沒有決定權,但沒關系,我愿意為此努力,爭取一個好結果,馬上和國內展開溝通。”
同意為什么不同意,雖然女王級重型航空母艦是英國最為新晉的航空母艦。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皇家海軍的更新換代已經出現了問題。
工黨政府現在固然是不用在為了欠美國的債務煩惱,但仍然對增加軍費不感冒。維持規模的軍費,也因為海軍的地位被皇家空軍代替,沒多少流入到海軍上。
一旦女王級開工了第三艘,甚至可直接設計一艘更大的重型航空母艦,光是對英國皇家海軍的造艦積累,就是一個利好消息。
完全可以像是俄羅斯人做的那樣,拿印度的錢辦俄羅斯的事,改建一艘航空母艦就把成本拿回來了,更何況是對澳大利亞這么做。
什么軍購大肥肉,印度也就圖一樂,真能稱得上是大肥肉還的是血濃于水的澳大利亞。
“有困難”孟席斯見到艾倫威爾遜半晌沒有說話,帶著疑惑再次發問。
“沒有,我馬上會為此和國內溝通。”艾倫威爾遜目光灼灼,可不能讓那個印度澳大利亞人跑了,皇家海軍更新換代的希望,就寄托在澳大利亞人身上了。
別說是一艘女王級航空母艦,如果尊貴的客人需要,英國完全可以重新設計一級更大的,用實際行動證明血濃于水。
簡直出乎預料的順利,孟席斯總理也不知道為什么,但有些過于容易了。
他提出這樣的要求,當然是出于現實考慮,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不能真等著潛在敵人打上門,御敵人于國門之外才是更好的選擇。
不然澳大利亞北部這么長的海岸線,需要多少士兵才能守過來澳大利亞根本沒這個人力。
艾倫威爾遜很了解這種心理,換做是他也不會有第二個選擇。
此時需要王室公主開口來,闡述英國和澳大利亞關系的事實,瑪格麗特公主先是以我也只是個人意見做開場白,然后怒斥了二戰期間丘吉爾的自私行為,然后以無法證明的口吻表示,倫敦政界確實對二戰期間的一些行為懷有愧疚。
“公主殿下,那是丘吉爾的個人錯誤。”孟席斯總理帶著尊重的口吻道,“誠然,這肯定傷害了澳大利亞的感情,但我們又能多說什么呢”
艾倫威爾遜冷眼旁觀,關于丘吉爾是英國衰落的罪魁禍首,從蘇維埃之父開始的段子,就是他本人通過妻子帕梅拉蒙巴頓散播的。
在英國國內他還有所收斂,但在英聯邦國家當中就這么客氣了。尤其是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種本來就對丘吉爾有怨氣的國家,讓他背鍋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