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國能夠站穩腳跟的話,基本上可以排除新加坡模式不復存在了,以后能夠被借鑒的只有馬來亞模式。
下午兩點準時下班,艾倫威爾遜返回家中,霸道女總裁正在看訂購的美國報紙,標題諸如什么變革中的美國,人民的資本主義,逆練神功,恐怖如斯。
“最近一年,美國在輿論上出現了變化,輸出的理念比重大大增加了。”艾倫威爾遜一屁股坐在妻子的身邊道,“可以判斷,現在的美國已經全面轉變思維,不再是一九四五年還猶猶豫豫的樣子。”
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姿態,隨著美國的全面崛起和美蘇冷戰日趨激烈,美國政府將經濟修辭當作一種擊敗共產主義和形塑自我身份的重要武器。通過發動一系列經濟主題運動,美國精英向國內外輸出“人民資本主義““變革的美國““人人皆富足“和“繁榮新范式“等關鍵話語。
以全面塑造美國“富足“而“變革“的經濟形象,強化受眾對其經濟制度和自由身份的深刻認同,進而贏得冷戰的最終勝利。
“是啊,現在的華盛頓也有資格這么說。”帕梅拉蒙巴頓看了一眼丈夫,“你不也說,現在的美國,強大到了前所未見的地步。幾乎沒有弱點。”
“布雷斯頓森林體系的金本位制度就是弱點。這個制度固然是很穩定,但上限不高。”艾倫威爾遜不緊不慢的道,“布雷斯頓森林體系塑造了美國為中心的經濟體系,但絕對不是無懈可擊,這是一柄雙刃劍,一旦其他國家手中的美元沖垮美國的黃金儲備,美國人就急眼了。”
后來的石油美元,某種程度上有英國提出的凱恩斯計劃特征,這個特征就是綁定一些大宗貨物維持貨幣價值。只不過一九四四年的時候,這有利于控制眾多殖民地的英國。
而美國解體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七十年代,美國已經完全代替了英國的位置,控制了大多數的原材料產地和重要交通樞紐。所以凱恩斯計劃并沒有消失,只不過是晚實行一段時間。受益者從英國變成了美國。
“我們還能奪回李金融霸權么”帕梅拉蒙巴頓小心詢問著自己的丈夫,既然布雷頓森林體系這么牢不可破,英國還能拿回來之前的地位么
“呃,這是一個長期的斗爭過程,部分取決于英國能夠維持住當前的勢力。”艾倫威爾遜張了張嘴,他不能說完全沒有希望,因為后世的金融霸權,也是英美分享的,只不過還是按照美國大頭英國小頭的分配模式。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時代,美國控制黃金交易,而到了石油美元的時代,世界上最大的黃金交易市場,其實是在倫敦。
布雷頓森林體系和英鎊區被打垮,都是在七十年代,英鎊再也不可能卷土重來了。那么要做到讓英鎊有卷土重來的基礎,就是盡可能的延遲英鎊區的生命。
而這正是目前海外資產管理委員會在做的事情,艾倫威爾遜還瘋了一樣幫助帕梅拉蒙巴頓,甚至所有殖民國家尋找沒挖掘的資源,都是為了提高英國乃至歐洲的抵抗力。他都自嘲要配六國相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