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直升機在后世是陸軍的標配,而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則是最為出名的一個,重型武裝直升機的優勢在于可以分配更多重量給裝甲,武器載荷,油料或其他設備,這都是經過歷次戰爭千錘百煉過的。
哪怕美國的對手們,對阿帕奇的地位也非常認可。強大的武裝直升機群,對裝甲力量有巨大的克制作用,就連之前的法越戰爭,法國也很依仗武裝直升機。
只不過,早期武裝直升機的性能,還不能讓人滿意。英國還尤其如此,英國善于制造有缺陷的武器不是一天兩天了,很長時間制造的武裝直升機連尾槳都沒有。
對英國這種仗著從前積累不少技術,但缺乏整合能力的國家來說,一個殼子恰好非常有用,之前艾倫威爾遜了草圖,便通過妻子讓德哈維蘭費心,看看能不能整合出來需要的樣子。
平心而論,艾倫威爾遜也不是很有信心,他雖然勉強算是一個軍迷,在網絡發達的時代見過阿帕奇的照片,但也只能做到大件上不會描述錯誤,最終的成品,還要看德哈維蘭本人的能力到底在哪,但不管怎么樣,比起連尾槳都沒有的產品,怎么都不算虧。
在武裝直升機領域,英國堪稱帝國主義薄弱一環,之前的水平在主要參戰國當中,也就比中日兩國強一些,都不敢說比意大利強的存在。
可恰恰英國在固定翼飛機上又是一個強國,甚至比蘇聯和德國要強,偏偏卻是一個瘸腿。
現在這個瘸腿有了被掰直的希望,艾倫威爾遜帶著這股希望,到達了德哈維蘭公司的總部,和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客機制造商,但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被波音追上的著名企業家見面。
艾倫威爾遜和德哈維蘭早不是第一次見面了,這次也沒有拐彎抹角,表示他這個區區贅婿,是代替妻子帕梅拉蒙巴頓,借著這一次返回倫敦,看看武裝直升機的試飛。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看定制集裝箱的海運測試。如果要是體現出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連接本土和馬來亞的航線,都會更換新型集裝箱。規劃中的新加坡,將會成為亞洲的煉油中心。”
集裝箱早已經出現多年,早期集裝箱的結構和規格各不相同,影響了集裝箱在國際上的流通,亟需制定集裝箱的國際通用標準,以利于其發展。
這個標準是在二十年前在巴黎制定的,這也正常,巴黎制定了眾多現代標準,這也體現了法國長期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和法國人制定公制單位相比,一個集裝箱標準又算什么
不過現在歐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集裝箱,都是木質的,這一次艾倫威爾遜回來訂購的是鋼制集裝箱,用來進行海陸聯運。
建造碼頭貨運場站的設想,讓卡車沿著斜道開上專門設計的輪船,并卸下拖車。輪船可以運載拖車至紐約等港口,船只到港后,將拖車用其他卡車頭接走。這樣就可以實現海陸聯運。
這不是艾倫威爾遜首創,美國人幾乎同時也在進行這方面的思考,不同的地方在于,美國正在琢磨海陸聯運的是商人,而艾倫威爾遜的身份是一個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