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不是沒見過。”艾倫威爾遜嘟噥一句,就像褲子走過去,當然是沒成功。
不是要穿上褲子嘛面對主動的海蒂拉瑪,艾倫威爾遜一想這如狼似虎的年紀,也就釋然了,哪有什么歲月安好,只不過是有他這樣的人,替公民們負重前行。
當天,阿爾及爾,法蘭西救國委員會宣布成立,這個消息傳來,讓本來就處在左右對決當中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處在風雨飄搖當中。
“救國委員會這個名詞好像很熟啊。”負重前行空隙,躲在英國駐法國大使館的艾倫威爾遜,冥思苦想,這個詞好像在哪聽過。
“雅各賓派專政時期,就成立過救國委員會。”同樣來到大使館的艾福爾回答道,顯然這位老同事從西柏林來到巴黎,專業性增加了不少。
救國委員會不設主席,但權力十分集中,采取集體負責制,內部有適當分工。
“原來如此。”艾倫威爾遜在大使館的原因,除了休息一下之外,就是等著妻子的電報。
一般人是絕對不可能把電報發到大使館的,但那不是一般人么,帕梅拉蒙巴頓不是一般人,要不是考慮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神圣性,發到北約總部都可以。
最終一份簡短的只有yes的電報,還是從倫敦發過來,艾倫威爾遜把電報收起來,準備在上廁所的時候用掉,這說明納瓦爾已經了解了阿爾及爾法軍的所思所想。
“這是一場政變。”戰后第二十三任法國部長會議主席,剛剛度過了十天任期的皮埃爾弗林姆蘭,拿著阿爾及利亞駐軍宣布成立救國委員會的消息,憤怒的叫嚷,“這是雅各賓派的復辟,是的到來,民主事業處在危機當中。”
昔日人聲鼎沸的法國國民大會,不管是什么陣營的黨派議員,此時都鴉雀無聲。
國民大會外面,巴黎的大街小巷,紅白對決仍然在繼續,比起法共組織的反戰隊伍,支持戰爭的游行確實成分復雜的多,很像是資本論所說的那樣,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
巴黎的憲兵早在幾天前,對如此龐大的游行示威就已經束手無策,只能采取四階戰術應對,最后用如同路易十六的口吻,向政府報告今日無事。
游行的隊伍還不知道,在他們走上街頭的同時,救國委員會成立的消息已經傳遍各地。
“本質上,這是一場軍事政變。”北大西洋公約總部大樓中,秘書長伊斯梅爵士向在做的各國代表解釋道,“不過,還是要看看事情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