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這是一場軍事政變。”又回到了影視公司總部的艾倫威爾遜,得出了和伊斯梅爵士同樣的結論,他手上正是阿爾及爾法國將軍的聯名公開信,要求戴高樂將軍組閣。
見到海蒂拉瑪和英格麗褒曼出現驚慌之色,又馬上補充道,“不過不用擔憂,法國不太可能出現軍政府。”
軍方發動政變,除非國會選舉存在重大舞弊的情況,否則以任何理由發動的政變,都等于背叛國家。
“嚇到我了。”英格麗褒曼眼中閃過一抹責怪,輕輕推了男人一下,“你們英國就不能施加一些影響么總說自己對歐洲有領導責任。”
“呃,雖然我們這么說,但是法國人從來沒承認過。”艾倫威爾遜哭笑不得的道,“這可是法國,幾個世紀以來歐洲最強的國家。”
別以為法國在二戰跪了就認為這個國家不行,以當時法隊面對的局勢以及法國的國土縱深來說,在動員起來的軍隊被曼施坦因計劃殲滅之后,法國的潛在兵員根本無法支撐正面作戰了。
就算是如此,法國殖民地調動起來的軍力,仍然在戴高樂的指揮下,取得了相當大的戰果,這個問題就要看意大利軍隊算不算人了,自由法國殺回本土的時候,已經有百萬軍隊,幾十萬噸的軍艦和幾千架作戰飛機。
以消滅敵軍人數來說,自由法國肯定在炮黨之上,和二戰三巨頭沒法比,但排上一個第四還是毫無問題的。
不出意外的話,現在阿爾及利亞的法軍在發布公開表態之后,馬上就要找戴高樂,這個二戰領導自由法國的英雄了。
法國的天降猛男即將出來收拾殘局,艾倫威爾遜又開始了一輪頭腦風暴,推演可能帶來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當然是,北約在法國的駐軍即將迎來屈指可數的日子。
法國不管是哪個黨派,其實都對法國境內的美軍存在頗有微詞,不過法國政府更迭速度都快比艾倫威爾遜買內褲的速度快,能一直堅持阿爾及利亞戰爭都算是奇跡,自然是沒空把美軍趕走,可戴高樂可不同。
之所以稱之為阿爾及利亞法軍的表態為政變,這當然是各種意義上的政變。戴高樂對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末期存在的意義,就是推翻它。
一旦戴高樂建立了穩定的法國政治制度,北約幾乎是不可能繼續在法國境內存在的。
艾倫威爾遜考慮的是,美國會不會又借機讓英國開放軍事基地救了法國卻把英國搭進去,這可不行,要不要給外交大臣提個醒
“想什么呢有事情明天再說。”海蒂拉瑪解開了上衣,帶著挑逗的意味低語,“今天讓你嘗嘗電影男主角的待遇。”
“我自然是求之不得。”艾倫威爾遜一臉的膩歪,像是自由世界民主遭到威脅的小事,早一天晚一天思考,也不會有多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