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世界的安全重要,難道載人航天就不重要了么這可是人類前沿的高科技。
此時此刻,以阿爾及利亞法軍司令亨利為代表的七名將軍,攜帶著阿爾及利亞八十萬法軍的集體意志,來到了革命老區的中心巴黎。
從波旁王朝覆滅之后,革命老區的巴黎就熱衷于為法國其他地區,實踐各種各樣的政治理念,獨裁、民主、君主復辟、只要能夠想到的,光榮的巴黎市民都要來一遍。
在第三共和國和第四共和國時期,拿破侖是一個貶義詞,戰后很多人把戴高樂比喻成拿破侖,說明很多人對戴高樂的政治理念不是很擁護。
但拿破侖雖然代表了帝制,卻又是法事力量的巔峰時代。
雖然這個巔峰和太陽王相比,就如同第三帝國和第二帝國的對比,軍事力量上似乎元首取得的戰果更大,但在國力上,威廉二世的德國遠遠強過元首領導的德國。
經過了十三年二十幾個政府的法國人,終于撿起來了革命老區的傳統項目,呼吁出現一個強力人物來收拾殘局,在阿爾及爾法軍宣布擁護戴高樂組閣的消息傳來,大量支持繼續阿爾及利亞戰爭的民眾,張開雙手擁護一個政治強人的出現。
法國是個極其自由的國家,這與它的傳統有關,太陽王時代法國被中央集權制度榨干了血。
法國人奮起反抗,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從那之后,法國人對自由的向往,是世界第一。
但法國的革命并不一定是要追求自由,法國的革命本質上是為了革命而革命,可以張開雙臂擁抱共和,也可以對拿破侖三世的上臺表達擁護,最終是帝制還是共和其實并不重要,革命之后的結果其實也不重要,革命的過程很重要。
“那些在國民大會的所謂議員,不但無能而且無恥。”跟著亨利將軍身邊的一名將領,親眼見到了內閣對此起披伏抗議的無能為力,不屑一顧的評價道。
“好了,瓊斯。”亨利將軍開口,“我們來的目的,并不是好這些抗議的人一個目的,直接去索爾菲利諾街的辦公室,我們要見一見戴高樂將軍。”
毫無疑問,亨利將軍以阿爾及利亞法軍司令的身份這一次回來,并不是要對現在的內閣做什么,而是如同拿破侖三世得到阿爾及利亞軍隊支持的舊事一樣,尋找到一個能夠支持戰爭直到消滅反抗者的人來領導法國。
塞納河左岸的索爾菲利諾街,是戴高樂在巴黎的辦公室,戴高樂除了在老家之外,在巴黎的時候會在這里的辦公室和一些重要客人見面。
這一次七名駐阿爾及利亞法軍的將領回到巴黎,代表著是八十萬阿爾及利亞法軍的集體意志,如果他們發生了什么不測,八十萬法軍將在薩朗將軍殺回本土,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發生的事。
七個將軍抵達索爾菲利諾街,直接進入了戴高樂的辦公室,和這位領導自由法國的領袖見上一面,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不斷有政治人物來到這里,可這一次不同,來人是代表阿爾及利亞八十萬法軍的集體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