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報紙上冷冰冰的文字置換成活生生的人,谷孝武曾凡志立即將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般。
畢竟通過之前的相處,他們雖然見到了馬末堵和善爽朗的一面,但同樣見識到了其的陰險
要真將他的話當成金科玉律,二人敢肯定自己不知道啥時候都得被坑死。
“那不就結了么”
楊明道“所以咱們看報紙,不光得看報紙上寫些什么,還得加上自己的思考否則啊,怕很容易給人帶溝里”
聽到這話,谷孝武曾凡志二人臉色微變,駭然道“難道你的意思是有些人借著報紙,不安好心”
“這話是你們說的啊,我可沒說”楊明白眼。
不過看到報紙上到處所鼓吹的都是什么什么自由,什么什么權利,他便是忍不住的冷笑,心說誰要以為不用腳踏實地,苦干實干,只要爭取一下這些鬼東西,就能將國家發展起來,就能追上西方那特么除非是腦袋被門夾了
只是無論他如何不屑,鄙視
但一個連他都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就是,現在有很多很多人還真就信這一套
而且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人,還都不是如谷孝武曾凡志等一般沒文化,沒見識的人,而是精英中的精英
比如大學生,教授,等等
不過這些話,楊明并沒有說出口,更不打算因為這就去做點什么。
當然這并不是因為他不想太早的改變歷史的軌跡,以免自己失去命運的指向航標
更多的還是因為他知道這連自己都已經察覺到了的亂像,上頭不可能沒察覺到。
沒有動作,只是因為上頭還沒想好,或者是因為上頭覺得時機未到,還在等毒瘡成熟,等一個徹底拔毒療瘡的契機。
至于到底是沒想好,還是在等待時機,楊明并不想去猜度。
將報紙翻篇,等于將心情也從亂象中翻篇的楊明便再次將心思沉浸在報紙中,想要從那些紛雜的文字中,找到一些對自己未來計劃有所幫助的東西,然后他就是眼前一亮。
引起他注意的,是一個處于各種時事等新聞夾縫中的新聞,所占版面極小,小的要稍微不注意,都有可能忽略。
新聞用寥寥數字寫著,據報道,機電部四十五所在分步式光刻機的研發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現在已經進入了樣機試制階段。
一旦試制成功,其標志著我國在光刻機領域無限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也必將極大的推動我國在集成電路以及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云云。
看到這個新聞,再想到幾十年后,高速發展的國內經濟因為缺少最尖端的光刻技術而如同被人掐著脖子般難受的記憶,楊明是感慨萬千
那種感覺,就如一個人只差一步就能成功,最后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成功的果實被別人搶走一樣。
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楊明非常清楚。
只是曾經即便他知道結果,卻無能為力。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
想著這些,楊明默默的握緊了拳頭,心說這一次,自己一定要替自己的同胞,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會再讓機會,從指尖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