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就這般一言不發的忙活了好一陣,期間楊晨雖然一直埋汰那少年,但對其表現還是頗為滿意。大冷天的,能這般耐得住性子的孩子不多了。
等忙完后,楊晨解下自己腰間掛的皮壺,“家里人做的,喝一口吧。”
少年也不矯情,直接舉起往嘴里灌,感受著鮮甜的滋味充斥口腔,他微微睜大眼睛,這是魚湯
“怎么樣,香吧。”楊晨面露得意之色,“魚是我昨天買的,回來就殺了。里面加了不少我們公子發的香菜,這玩意兒有的人吃不好,覺得一股怪味兒,加在湯里還不錯。”
少年歪了歪頭,“現在天怎么冷,哪兒來的香菜”
“在屋里種唄,反正這玩意兒長得快,都是細君忙活,我看旁的人家也是,不少都種了菜。”楊晨不在意的揮了揮手,剛想招呼少年繼續干活,突然遠處有個高大的男人走來。
武臣手里捧著狐裘,有些無奈的看著自家公子,“不是說了讓您就這般待著,怎么還干起活兒來了”
陳旻笑了笑,“我閑不住,對了,你們輿圖畫的怎么樣”
趙國建國后,因為掌權者的不上心,各種竹簡都沒保存收集,唯一留下來的輿圖也殘缺不全,為了日后打戰運輸,武臣等人每天早上都在附近勘測地形,打算重新繪制。
今天陳旻起的早,剛巧跟他們撞見,于是便說要一起來。
見事情已經辦完,陳旻系上狐裘,準備離開。走之前突然想起什么,對僵在一邊的楊晨道“謝謝你的魚湯,現在天越來越短了,太早出來容易遇險,以后稍微晚一些不妨事。”
楊晨在看清武臣的一剎那就已經呆住了,武臣最開始時候負責薊縣的大小事宜,他這個薊縣土著當然認識,而對方口中的“公子”想也知道是誰。
自己竟然跟公子一起做了半天活還一直數落公子楊晨感覺暈乎乎,直到人都走光了才反應過來,旋即后悔不已,早知道今兒應該多帶點魚湯的。
陳旻與一行人入城后,又單獨跟武臣四處轉了轉。此時天剛大亮,一些做小生意的人都開始出攤。他們找了家賣豆花的店,要了兩碗后站著吃。
“公子好像很高興”武臣看了看陳旻的臉色,也跟著笑道。
“嗯,感覺自己忙活這幾年,好歹出了些成果。”陳旻放下碗,彎了彎眼睛。自己這邊仇算報了一半,張耳陳凌看著萬無一失,實際上也蹦跶不了多久,如此也算了去一樁心病。
而跟楊晨的相處,讓他意識到百姓們過得還算不錯,最起碼能吃上葷腥,還有閑心在家里種菜,作物也推廣良好,他還是辦了些實事兒的。
武臣見他不說話,又有些憂心忡忡道“趙國這邊雖然大,但繁華不比薊縣,而且馬上冬天就冷了,聽聞此地還會下雪,公子何不留在薊縣”
陳旻笑而不語,他自然也知道薊縣待得舒服,但楚地起義勢力眾多,魚龍混雜,一有點動作都瞞不過他人耳目。最重要的是,那地方還是秦軍的重點關照對象,如果真如歷史上記載,大秦臨死前還能支棱一次,那第一個遭殃的,肯定就是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