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人口眾多,自己族人有**十人,下人也有六七十人,人多嘴雜,加上經常有客人阿里漲價吃飯,很快,張家廚師的名氣便傳出去了,張家的飯菜,竟被長安百姓譽為神仙美食。
漸漸的,張家的客人越來越多了,朝中大臣,王公貴族有事沒事的都喜歡往張太醫家來,不為別的,就為吃上一頓炒菜。
開始的時候,張公略和張公明大喜,認為可以結交一些朋友,對以后家族發展有利,可到后來,卻有些厭煩了,來的人實在太多,有很多純粹就是前來蹭吃的。
最后,張小霖提議,有管家出面,開一家大型酒店,專門做炒菜。
不管哪路神仙,來吃飯可以,得掏銀子了。
張家的神仙美食樓開業以后,十分火爆,很快在長安一帶掀起一股炒菜之風,不過,各種飯店的炒菜雖然樣子大同小異,但口味卻有著天壤之別,原因就是野豬油的使用,這就是張小霖獨家秘密,張小霖是決不允許廚師外傳出去的。另外,張小霖的各種菜譜燒制方法,也成了張家神仙美食樓的不傳之秘。
神仙美食樓開業以后,張公略意外地發現,美食樓一個月的收入,竟然超過了原來張家所有人一年的收入之和。
張小霖以前是在一個私塾讀書,如今身份變了,不但是著名的小神醫,還成了皇上的義子。
別看李世民只是在長孫皇后認張小霖為干兒子時,隨意的說了一句,朕從今又多了一個兒子了,那可是君無戲言的時代,皇帝金口一開,變成了圣旨。
皇上的義子非同小可,義子也是皇子呀!
張公略把張小霖送到國子監,本來國子監沒有小學,十二歲的張小霖按常理不能進入國子監讀書,可經過考試,主簿大人發現張小霖的知識已經超過了國子監很多學生,再加上皇子的的身份在那里,便破例收了。
張小霖進入國子監后,由于有了皇子之名,日子倒是蠻瀟灑。
他并不需要學習唐代的某一項學科,而是需要了解當時的文化、風俗、禮儀、律法等,因此并不一定在哪一個學院。
國子監主簿和老師對他無可奈何,他可是皇子,半年多下來,張小霖除了認真修煉以外,文化學習基本上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好在修煉進展很快,年底的時候已經到了練氣一層巔峰。
國子監包括了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等六大學院。張小霖并沒有固定在某一個學院,而是看當天的心情如何,半年下來,六大學科基本掌握了不少,包括律學和書學,律學很簡單,張小霖有神識,看一遍便已記住,書學可不是那么容易了,尤其張小霖前世連筆都握得不多,更別說用毛筆寫字了。
好在神識的功能強大,那些繁體字很快被他記住,雖然毛筆字寫出來有些慘不忍睹,但是一筆一畫都在應有的位置上,別人還是能認出來。
最要命的就是食堂了,張小霖本來對吃的東西比較挑剔,自己家的伙食是改善了,可國子監的食堂不是他能改變的,依舊是水煮,每天吃著連豬食都不如的飯菜,張小霖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