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也緊跟著站出來,對他老子一臉憨笑的來了句,“皇阿瑪,也算兒子一個。”
見九爺跳出來了,反應快的就都知道以九爺無利不起早的性子,追債這事油水一定不少。當即就有人眼饞了。
不說剛剛明顯的不想沾手的行為,只說已經一連四個阿哥站出來了,再跳出來,吃相就太難看了。
大家都是要體面的人,看著上頭坐著的老爺子,到底沒誰再跳出來摻一腳。
于是這個討債的事就落在四,九,十,十三四位爺頭上。再之后,四人出了宮便都湊到四爺府上去商量這個討債的差事要怎么弄了。
四爺是真為跑馬的國庫愁的不要不要的,十三是真想為他老子和他四哥干點什么。十爺是坐車聽吆喝,他那里到不用多理會。只是這種追債的事有九爺摻一腳,事態一定會像另一個方向發展。
這不,到了四爺府上,九爺還在想著怎么能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四爺早早就叫人謄抄了一份欠債名單,此時四個人看一份也不方便,四爺便叫了大兒子弘輝進來,兄弟四人一邊商量追債的事,弘輝就在一旁謄抄欠債名單。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當今都已經能明示暗示那些欠債的人痛快還銀子了,可那些人卻都還在硬挺著。所以這個討債的活,未必好干。
先將名單分成三六九等,從身份到借銀多少都仔細的列出來。
九爺心里有了些朦朦朧朧的想法,不過卻不著急立時就出來。跟著四爺幾個商量了一回,拿著名單走了。
九爺回了自家,立時叫來帳房先生叫他清點一下自己的資產,看看能拿出多少銀子來。
之后又讓人去將府里最機靈的小廝小太監找出五十個來,他有大用。
“這名單上的人,除了這幾個需要咱們哥倆親自上門知會,其他的只管叫戶部的官員跑一趟。給他們三天時間,如果自己主動還了銀子,咱這邊也啥說的都沒有。若是三天后不還銀子”
九爺想到了一個極盡缺德的主意。
不還銀子或是還不上銀子的人家,可以向他借銀。他不會向那些人一樣放利子銀,但總不能白借他們銀子。
拿房產地契或是傳家古董做抵押,之后簽下協議,用俸祿分期還款。不過這種只針對那些有爵位和身居高位的。如果這其間有人犯了事,丟了爵位或是病逝了,沒了官職,那還得看剩下還欠多少沒還。若是太多,那就得采取些非常手段了。若是太少,就直接收房子收地,拍賣傳家古董。
對于那些祖父輩欠銀,到了他們這一輩無官無職的,那這筆債也不能不還,父債子償。沒有爵位俸祿,那就只能叫當鋪的掌柜上門了。
先將家產評估,然后低價買下所有資產,最后再叫那人欠下尾未欠條,這輩子就想辦法還債去吧。
你說這些人可能是廢物
九爺搖頭,沒有沒用的人,就看這人你要怎么用。
這個時候的九爺,心里想的竟然全是鳳姐兒。
那娘們,是個干大事的。
大清朝第一次轟轟烈烈的追債行動就在這一年的十月里展開了。
左晞一直叫人關注城里的消息,時不時的還跟十一說一回九爺的那些招有多損。
那些不按著他想法行事的勛貴大臣們,都被九爺折騰得恨不得跳起來打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