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阿哥在內務府挑來選去,也只挑出了兩個勉強合格的宮女,一個是家中長女,性子穩重,有一手好女紅,應當符合吃苦耐勞的要求,另一個是未安排的宮女中各方評價最好的,應當是個聰明人。
至于身手好的侍衛,哪會有余剩,懂醫理的嬤嬤更是供不應求。
束手無策就找三哥,不過這問題胤祉可解決不了,人才到哪都是缺的,他雖然在皇莊建了小學,又一次次的從公務員考試里薅羊毛,可架不住他攤子鋪的也大,人手永遠不夠用。
“要不你先隨便選幾個老實的,功夫可以學,醫理也可以學,忠心也是培養出來的,左右四妹妹還未被皇阿瑪指婚,如今還有時間做準備。”
胤祉從四妹妹想到已經嫁去蒙古的三姐姐,他倒不覺得草原上的生活有多艱苦,貴族的生活和平民奴隸比起來,還是不錯的。
只是草原離京城頗遠,嫁到草原去的公主們平日里沒有長輩看護照顧,一旦遇到急事,傳信回京就太慢了。
要想改善撫蒙公主的處境,途徑有三。
一是皇室重視,最好是皇阿瑪能夠亮出態度,皇阿瑪不可控,他們這些皇阿哥們自己來也是可以的,總要讓額駙家知道,公主身后是有依靠的。
他每年即便不去草原,也會安排車隊去給三姐姐送年禮,便是因為這個原因。
二是公主本身掌權,有了權利哪還會怕被夫家怠慢,三姐姐性子柔順,這條路不好走,倒是四妹妹,未必不能一試。
皇阿瑪將公主嫁到蒙古,就是為了安蒙古各部的心,若嫁過去的公主能控制住所在的蒙古部落,皇阿瑪高興都來不及,絕不會反對的。
三便是安排足夠靠譜且機靈忠心的人護著,老五如今做的便是這第三條。
皇阿瑪總是逼著兒子們上進,在上書房里教書的先生們哪一個不是大名鼎鼎,教養女兒可就太不上心了,認字、女紅、畫畫、樂理,僅此而已,照著賢良淑德的小白兔養,從不曾教公主們學史,也不曾教她們騎馬射箭,更不會教縱橫謀劃之道。
皇阿瑪教導公主從根子上就錯了。
這世道待女子何其不公,更要學自保的手段才是,可惜這世上只有一個納蘭明珠,納蘭明珠也并不會分身術,不然若是二姐姐能得明珠教導幾年,何愁不能在夫家掌權,便是成為草原的一方霸主也并非不可能。
想想納蘭明珠曾為他引薦過的余國柱和科爾坤,皆是難得的人才,好用極了,納蘭明珠為官這么多年,被皇阿瑪罷官時一同被罷免的可不只余國柱和科爾坤二人,想來應該還能尋到顆遺珠。
若四妹妹愿意選擇第二條路,他相信一位有在宦海沉浮過的老狐貍做先生,比安排多少忠仆都強。
草原雖有種種不好,可有一樣比京城強,那便是規矩少。
到時候他也不是不能把生意做到草原去,反正都已經在南邊準備上后路了,怎么就不能在北邊也安排上一條,還能借此機會幫四妹妹和三姐姐一把,誰讓皇阿瑪不做人呢,這阿瑪當的一點都不靠譜。
五阿哥不知道他三哥這會兒已經在腦子里琢磨怎么讓公主掌權了,還在為比他年長一歲的四姐姐擔憂,這世上并非所有男子都有如他一般的勇氣,誠如瓜爾佳氏所言,多的是懦弱無能之輩,萬一四姐姐所嫁之人是個寵妾滅妻的,那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