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兩位老先生的意見,上課的地點就在誠親王府內,麻爾圖府上離這兒不遠,來回甚是方便,靳輔大人則是搬到王府內小住一段時間。
而在上課期間,新科進士們需要日日到誠親王府前院來上課了。
胤祉也是這幾日才拿到新科進士名單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上面有三個名字是極為眼熟的。
二甲進士張廷玉,父親乃是禮部尚書張英,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個名字,如胤祉這樣的歷史渣,都知道張廷玉是清朝歷史上的名臣,如果不是碰巧撞名的話,這便是個未來大佬了。
張廷玉是胤祉都知道的名臣,年羹堯的名字就更是耳熟了,在他上輩子看過的某傳里,年羹堯好像是老四的大舅子,還是個武將權臣。
而現在,年羹堯是此次的三甲同進士,三甲同進士里還有個熟人富爾敦,明珠的孫子,已經故去的納蘭容若的兒子。
未來的名臣,老四的大舅子,明珠的孫子。
這一屆的新科進士可真是人才濟濟。
胤祉從前沒怎么關注過往屆的進士,但這一屆新科進士的含金量,在他看來絕對是超標的。
超標好啊,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能干之人,尤其是年輕人。
胤祉讓人將進行崗前培訓的通知書送去,列明上課的時間、地點、先生,誠親王府還負責管一頓中飯。
言簡意賅,清楚明了。
張廷玉看著手頭的通知書,揚了揚唇角,就是太清楚明了了,不像寫給進士的,倒像是寫給尋常百姓的。
張英卻是重重的嘆了口氣“早知道萬歲爺會把這一屆的新科進士安排給誠親王,就不該讓你參加了,再等上兩年也使得。”
張英想著誠親王過往的戰績,不得不囑咐兒子“誠親王是個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你這幾日將朝廷的律令全部都看一遍,絕不能觸犯,也不可違背誠親王,等渾河改道的事情了了,日后就不必跟誠親王打交道了。為父還要提醒你,千萬不能站隊誠親王。”
“為何不能,阿瑪是覺得太子一定能贏”張廷玉好奇問道,像他這樣剛入官場的小官,太子和誠親王都不會放在眼里,就算是招攬他,也不過是為了他做禮部尚書的阿瑪。
他只是好奇,能得三十一把萬民傘的誠親王,一點贏的幾率都沒有嗎。
“為父也不知,這還得看萬歲爺的心意,只是從眼下看,誠親王遠不敵太子,太子身邊聚攏了一大堆的臣子不說,在朝臣和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也遠不是誠親王能比的。”
張英不看好誠親王,主要還是因為誠親王的脾氣,不知變通,不留余地,不是為君的料子,當然也絕非為臣的料子。
萬歲爺在時還好,如果萬歲爺不在了,無論是哪個皇阿哥上位,誠親王的日子都會不好過。
他不想兒子和誠親王走近,可偏偏萬歲爺直接把所有的新科進士都塞給了誠親王,他連操作的余地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