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四輔佐監國,還把德妃和十四帶上。
他倒要看看,老四從他這兒離開后,能不能立得起來。
御駕二月初三啟程,御駕前腳剛走,后腳四貝勒就帶著福晉和一雙兒女李氏所出的大格格和嫡長子去了莊子上,美名其曰春天到了,該耕種了。
這位不光親自耕種,還請了畫師將他在田間地頭耕作勞動的樣子畫下來,一幅千里迢迢送去給皇阿瑪欣賞,一幅贈與太子,一幅自個兒留著。
閑云野鶴,不慕名利,不爭不搶。
好一個富貴閑人。
遠在高家堰巡視堤岸的康熙收到畫卷時,內心毫無波瀾。
他的皇阿哥們,和歷史上每一屆的皇子不同,野心勃勃的難尋,不爭不搶的太多。
也不知是他教養兒子出了問題,還是巧合至此,想找一個愿意且能夠掣肘太子的兒子,居然這么難。
如今能扶上來的竟只有一個老三,老三對上太子,也拿不出該有的脾性來。
收到老四的畫之后,康熙在巡視黃河時,夸起了正在主持渾河改道的老三。
“渾河改道工程今已完成了大半,誠親王大半年來與十幾萬民夫同吃同住,始終堅守,連過年都未曾回京。工部尚書薩穆哈、原河道總督靳輔皆言,此河工若成,有益于漕運和商民,三四十年內不改道矣。”
康熙看著黃河,對主持渾河改道的三兒子大夸特夸,黃河經常泛濫為患,渾河何嘗不是如此,如今治理渾河已初見成效,倒是黃河水災仍在,今年揚、淮水災再次泛濫,幾十萬百姓受災。
偏偏治水經驗豐富的靳輔已經致仕,如今的河道總督張鵬翮,雖是才能之士,可治水經驗不多。
不同于治理渾河,黃河的治理任重而道遠,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完成的,甚至十年八年也只能略微改善。
老三在主持渾河改道中表現甚佳,比預定進程提前了很多不說,質量上有薩穆哈和靳輔做擔保,必定是過硬的,關鍵是十幾萬民夫大半年的時間里竟無多少損傷,上報的死亡名單居然只有區區十一人。
若非馬武全程跟著,他都不敢相信這份數據的真實性。
若是能把老三放到河道總督的位置上,那倒是好,只是黃河太長,他放心老三的品性,卻不放心老三的脾氣,黃河流經數個省份,老三要是折騰起來,幾個省的內政都要跟著亂套。
江南幾個省份不同山西,鬧騰起來就不好收拾了。
可若是老三不肯在京城和太子對上,那就只能放到別處了,否則如何掣肘太子。
康熙到現在也想不明白,他的兒子們,除了太子,為何個個都這樣沒有野心。
老大一心撲在馬球上,老三收拾別人的時候脾氣挺硬,對上太子就焉了,老四學起了陶淵明,在莊子里頭種地養孩子,老五是個癡情種,老七實在是可惜了,老八在太子跟前應該水花都撲騰不起來,老九那狗脾氣還是算了吧,老十這傻孩子就別摻和這么復雜的事兒了。
大的個個不行,小的就更沒指望了。
十一病假幾乎都是按年請,一年到頭都不在大朝會上出現,十二是被蘇麻喇姑養大的,注定了不能出頭,十三、十四未免太小了點,還在上書房念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