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關鍵誠親王和太子是死敵,只有弄掉太子,才有誠親王上位的可能。
別說文武百官看不明白,就是康熙也沒看懂老三,但他不能讓這件案子就這么草草了結,太子或許之前沒有謀逆之舉,但不代表沒有謀逆之心,否則何必與那么多京城武官結交,更別說還有索額圖在其中攛騰。
索額圖的膽子有多大,沒人比他更了解。
昔年鰲拜專權,連太皇太后都拿鰲拜沒辦法,抓鰲拜的辦法還是索額圖出的。
那時,索額圖已經是吏部侍郎了,自請解任,做回他身邊的一等侍衛,侍衛們每天跟著他練習布庫,等到鰲拜放松警惕時,便一擁而上,將其擒住。
索額圖兵行險招,而且還是當時第一個撲上去的侍衛,立了大功。
所以鰲拜被擒后,便直接升遷為大學士。
旁人或許沒有謀逆犯上的膽子,但索額圖有,太子也未必能經得住索額圖的慫恿,不然為何要暗地里與那么多武官聯系。
老三為什么手軟,康熙不清楚,但事已至此,他已經打定主意要廢太子了,既然老三不肯下手,那就老八來。
太子謀逆案從誠親王轉到了八貝勒手里,顯然萬歲爺對誠親王的調查并不滿意,聰明人就知道這案子該怎么查了。
一盆盆的臟水開始潑向太子,比當年往誠親王身上潑的臟水還厲害。
說太子經常鞭撻大臣侍衛,動輒打人踹人,無故侮辱朝廷命官。
太子窮奢極欲,吃穿用度甚至遠超皇帝,還截留供品,動用國庫。
昔日溫保一事也被重提,溫保在山西的形勢都被算在了太子身上,是太子的逼反了當時的山西百姓。
太子與太監廝混,有辱國體。
胤祉干脆請了病假,不去大朝會上聽這些腌臜事兒,太子從前固然有錯,但也沒有這般不堪,否則也做不了將近三十年的太子。
往太子身上強加的這些罪行,實在是有辱智商。
胤祉不上朝,倒不是為太子抱不平,往旁人身上潑臟水這中事兒太子也辦過,如今孽力回饋,沒什么好同情的。
他不愿意上朝,一是想躲事兒,二是覺得這些潑臟水的官員惡心,三是怕當著皇阿瑪的面笑出聲來。
無論是手段、性情,格局乃至是三觀,太子都像極了皇阿瑪,如今這一盆盆的臟水潑向太子,那么多臣子鄙夷太子的為人處世,在胤祉看來,和鄙夷皇阿瑪又有什么區別呢,太子不過是另一個皇阿瑪,一個命不算好的皇阿瑪。
差事被移交到老八手里,胤祉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在自己府里躲清閑了,他不光自己躲,還讓大哥和幾個弟弟也跟著躲。
納蘭明珠不用他勸,人家連致仕的折子都已經寫好了,既不想趟這渾水,也不打算繼續在朝堂上礙眼。
太子黨被削了,朝堂上可就只剩下他們這一派獨大了,與其等著萬歲爺削,還不如自己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