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御駕回京后,胤祉是頭一個主動到乾清宮求見的倒霉蛋,可在他來時的路上,乾清宮就已經為他敞開了大門。
康熙從前自認為對京城的掌控已經足夠嚴密,可太子在他眼皮子底下與掌管京城軍隊的武官勾結,若非高士奇給他提了醒,恐怕他就要做唐高祖李淵第二了。
如今雖及時避過一場禍事,但也證明他對京城的掌控力度還不夠,尤其是皇子和百官。
針對京城的布置,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完成了,若非如此,他又怎么會輕易將太子帶出京。
御駕離京后,無論是索額圖和托合齊的密會,還是納蘭明珠當日就明晃晃地去了誠親王府上,老八這中間去了幾次安郡王府一一被記錄在冊。
所以老三還未到宮中,他不光已經知道了老三要求見的消息,還知道老三在接到圣旨之后見了老大,知道老三在宗人府里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康熙連折子都放下了,靜靜等著老三來,看老三對這事兒到底什么態度。
胤祉沒有態度,辦案的工具人能有什么態度,公正執法就是了,他來乾清宮也不是試探皇阿瑪的態度,而是問一問皇阿瑪扣押太子的理由,在德州行宮內到底發生了什么
“朕將太子帶走后的短短幾日,索額圖和托合齊曾兩度密會,后太子中途得病,朕命索額圖前去侍疾,又召托合齊前來,索額圖于行宮之中百般挑唆太子,朕不得已將其拿下。”康熙語氣沉重的說道。
胤祉在下首挑了挑眉,所以太子都已經被關進宗人府了,實際上卻未曾動手,被關押的理由僅僅是索額圖挑唆,再加上一個與武官交往過密。
知道皇阿瑪容不得太子染指京城兵權,可皇阿瑪這反應委實激烈了些。
他還以為鬧成這個樣子,折了一個步兵統領,堂堂太子被關進了宗人府里,是因為太子已經動手或皇阿瑪掌握了太子動手的證據。
結果,就這
是他低估皇阿瑪了。
“兒臣必定會仔細調查。”
太子和幾位武官的關系毋庸置疑,如今要查的是太子到底有沒有謀逆。
胤祉出宮前為宗人府里關著的幾人向皇阿瑪討了太醫,之后便匆匆離去,為了查明此事,連大朝會都請了假。
康熙和文武百官沒有等太久,未滿一個月,誠親王便向上提交了案宗,這案宗上列明了太子黨十數名官員貪贓枉法的證據,還有太子與托合齊等武官私下勾結的證據,甚至有索額圖私底下的張狂之語。
這些證據已經足夠將涉事官員全部都拉下馬了,但要廢掉太子之位,遠遠不夠。
沒有謀逆之舉,只是和幾個武官相交,只是手底下出了幾個罪臣,還不足以廢太子,就算是口出狂言的索額圖,也未曾付諸于行動。
若只根據誠親王提交上來的案宗,索額圖等人是必死無疑,但太子和十三阿哥也就只是名聲受損,甚至這些罪過都不足以讓兩個人在宗人府被關押了這么久,還一路從德州被押送到京城。
所犯的錯誤和近兩個月來遭的罪,兩兩相抵,太子黨在朝堂上失掉半壁江山,但太子這面大旗仍在。
這樣一份案宗,不像出自誠親王之手,倒更像是太子黨的斷尾保命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