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國維退下,胤祉才開始按照原本的計劃主持大朝會,要事在先,禮部、工部、戶部所處理之事都是重中之重,放在最前面進行討論。
康熙一心二用,一邊翻看著手中的冊子,一邊不忘觀察大殿上的眾人。
都說百聞不如一見,如今瞧著這話確實有道理,梁九功、李德全等人往日向他轉述大朝會上的情景和對話,可也沒有他親眼看著來得真切。
大殿上多了不少新面孔,可絕大多數還是原來的臣子,只是和從前相比,話更簡單了,廢話少了,掉書袋的也少了,正二品以下的官員比從前更敢說話了。
朝政一項挨著一項,緊鑼密鼓,到了最后,老三還給群臣布置了任務,要求在下下個月交一份五年計劃。
皇子也好,朝臣也罷,個個都忙的團團轉,就連御史也不能閑著,監督責任直接具體到個人,每三月一次輪轉,中間還會有不定時的輪轉。
康熙看得出來,老三如今是一心想做實事,攤子是越鋪越大,讓朝臣們忙成陀螺,也讓他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多的折子。
這股子直拗勁兒,確實是老三獨有的。
胤祉猶豫了幾分,到底是沒有在朝堂上把十三的事情拉出來討論,皇阿瑪今日這般平靜,可能在私底下還有商量的余地。
面對如此平靜的皇阿瑪,胤祉是松了口氣,他與皇阿瑪的斗爭固然不可避免,可文斗總好過武斗,緩著來總好過雷霆霹靂,如今朝上這么多的差事要辦,各處都缺時間、缺人手,內耗還是能少就少吧。
兩個斗爭的中心今日皆不露聲色,剩下的人自然也鬧騰不起來,一直到大朝會結束,直郡王提著的那顆心才緩緩落到實處。
對上老二他不害怕,哪怕是老二權勢最盛之時,在他這兒也沒什么好怕的。
普天之下,讓他害怕的只有皇阿瑪,哪怕他已經旗幟鮮明地站在老三隊伍里,可對上皇阿瑪,他心里頭仍舊是虛的。
兄弟們當中一向以膽大著稱的直郡王都如此了,更遑論是其他人。
四貝勒現在還拿不準皇阿瑪是怎么想的,二哥被廢,要說他對那個位置一點想法都沒有,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從前一直不敢冒頭,是因為不想做皇阿瑪手中給二哥安排的磨刀石,如今他也不想做皇阿瑪制衡三哥的棋子。
比起皇阿瑪重掌大權,把三哥踢到一邊去,他倒更希望能維持住如今的局面,皇阿瑪防兒子防得緊,他都已經二十多歲了,若是尋常百姓,二十多歲已經是能夠頂門立戶的年紀了,可在從前他卻只能關在府里頭種田表心志、躲麻煩。
皇阿瑪防著兒子,可三哥敢用兄弟們,他這五個月做的事比過往三四年都多。
再者,皇阿瑪如今年歲已經不小了,又幾度臥床養病,倒不如清閑些,保重身體。
皇阿瑪和三哥,他如今肯定是選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