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宮外見過公主府的阿哥們,都分外嫌棄阿哥所的小院,太小太逼仄,尤其是后院添了人后,就顯得更是窄小住不開了。
但三個小布丁卻不覺得這樣的院子小,起碼三哥的院子就不小,比他們現在的住處寬敞多了,三哥居然還為自己的貓專門騰出了三間屋子,一間是貓平時玩耍的場地,一間用來放東西,還有一間用來放貓窩。
三個小阿哥就像是土包子進城一樣,看什么都覺得新奇,連阿哥所的膳食好像都要比自己額娘宮中的要好吃,小家伙們不光留下來用了午膳,還一直磨到天黑,實在磨不下去了,才被宮人抱回去。
胤祉送走了弟弟們,以為這事兒就到此為止了,明日雖沒有大朝會,可他要去戶部當差,還是要早起的,結果他在衙門辛辛苦苦忙活了一整天,把前兩天落下的都補上,剛準備回阿哥所,就被皇阿瑪叫去了永和宮。
雖然他是在宮里長大的,但永和宮還真沒去過幾次,這還是六歲以后他頭一次來這兒。
胤祉來時的路上,便覺得應該是十四鬧出來的事兒,這孩子乖的時候煞是可愛,不乖的時候那就是個熊孩子,偏德妃娘娘寵愛幼子,根本不怎么管,乖巧的孩子也能縱得任性了,更何況這還不是個乖的。
胤祉到永和宮正殿時,便聽到小孩子啜泣抽噎的聲音,關鍵是還不止一個。
五歲的十三和三歲的十四,兩個人排排站,用手抹著眼淚,上氣不接下氣的抽噎著,眼睛水汪汪的,臉上還有淚痕。
胤祉當下便頭皮一麻,昨天是假哭,今日倒成真哭了。
皇阿瑪現在這會兒把他叫過來,肯定沒什么好事。
果然,還沒等他行完禮,就被皇阿瑪叫起了,皇阿瑪還讓人給他賜座。
這場面,這背景音樂,皇阿瑪明顯還帶著氣,德妃連同章佳氏庶妃都在一旁站著,皇阿瑪卻給他賜座,這正常嗎
都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話也不是不能放在皇阿瑪身上。
“這兩個小的昨日從你那兒回來,就開始鬧著要搬到阿哥所去跟哥哥們住,還想挨著你住,朕訓也訓了,打也打了,這兩個小犟種還不肯改主意,你給朕出個主意。”
胤祉眼睛都瞪圓了“皇阿瑪,我沒什么主意,十三才四周歲,十四更小,才只有兩周歲,兒臣覺得他們現在還需要人照顧,搬到阿哥所去還太早了吧”
現在的弟弟都怎么了,他當年要搬的時候可是不情不愿,一點兒都舍不得和額娘分開,這兩個小不點兒倒好,人生就這么幾年輕松愉悅無壓力的時間了,還不好好珍惜,阿哥所有什么好的,搬去了那里就意味著要去上書房念書,要到演武場練武。
康熙擺擺手“這倒無妨,朕幼時出痘,就被抱到宮外養病,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不也好好的。十四都已經三歲了,剛才還哼哼唧唧說自己是大清的巴圖魯,那自然就要有個巴圖魯的樣子,朕打算讓十二、十三和十四都搬到阿哥所去住。”
這幾個孩子搬到阿哥所去,吃些苦頭是肯定的,如此方才能磨一磨性子,尤其是十四,被德妃嬌慣太過了,他可以理解德妃在六阿哥病逝后對小兒子萬般上心呵護,但他絕不能允許自己的兒子被養成任性妄為的性子。
十二、十三年紀都不算小了,依著規矩明年也該搬宮了,如今不過是提前一年,至于十四,年紀是小了點兒,畢竟是他最小的兒子,可正是因為年紀小,性子還來得及往回掰,才正要搬到阿哥所去,不能再讓德妃繼續養著了。
一個三歲的孩子鬧著要搬宮,德妃這個做額娘的居然管不了,他到永和宮時,十四正扯著嗓子假哭,德妃呢,只會哄。
還不如章佳氏一個庶妃呢,據說十三今兒早上也鬧了,連早膳都不肯用,章佳氏倒也利落,阿哥不肯用飯,她就敢把早上都撤了,房間里一丁點吃的都不留,一直到十三認錯。
胤祉不吭聲,所以這跟他又有什么關系,這又不是他兒子,他不過是昨天帶著幾個小不點去阿哥所轉了轉,總不能就這么賴上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