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說的也對,他們幾個年紀確實不大,現在搬到阿哥所去早了點兒,還需要有個人照顧。”康熙伸手攬過老三的肩膀,親昵道,“你為人細致又有耐心,更重要的是這幾個孩子也都喜歡你,還想挨著你住,不如就讓他們三個搬到你隔壁去住,讓他們也向你學學。”
他不希望十四長成一個任性自我的人,幾個年長的兒子里頭,老大堅毅果敢,有一股子勇往直前的勁兒,太子聰穎穩重,博學多才,處事條理,是他親手培養出來的繼承人,老三至誠至孝,老四做事認真,老五是個憨厚的。
對于幾個小兒子,他最大的期待便是希望這幾個孩子如老三一般簡單赤誠,十四若是能學到老三一半,他也就用不著為這個最小的兒子操心了。
胤祉干巴巴的道“兒臣的院落在最左邊,再往左便要出阿哥所了,往右的幾個院落也都已經住上人了。”
他可不想幫皇阿瑪帶孩子,主要是皇阿瑪的孩子一茬又一茬,十四如今是宮里最小的阿哥不假,但如果他記得沒錯,皇阿瑪不只是歷史上難得的長壽皇帝,兒子還特別多,好像有二十多個,如今這才哪到哪。
萬一皇阿瑪覺得他孩子帶的好,再把剩下那幾茬扔給他怎么辦,他是打算躺平了做咸魚的,可沒想到當皇家幼兒園的園長。
阿哥所的布局,康熙當然清楚,老三一搬過去就選了離上書房最近的一處院落,那點要偷懶的小心思可太明顯了,老三剛剛說的是實話,而且阿哥所其實差不多都已經住滿了,安排不下三個小阿哥。
所以他打算把北五所清出來,和乾西五所一樣也作為阿哥所。
“這你不用擔心,朕自有安排。”
康熙打算把北五所最大的一處院子給老三,也就是正中央的那處,十三和十四兩個小的分別入住老三旁邊的兩處院子,讓十二也找處近的住。
胤祉還不知道皇阿瑪打算讓自己搬宮了,他還以為皇阿瑪是要讓住在他旁邊的老四搬走,再往右是老七和老五,這倆可能也要給弟弟們騰位置。
皇阿瑪心血來潮,折騰的便是他們這些倒霉兒子。
結果第二日,胤祉就收到了自己搬去北五所的旨意,隨皇阿瑪口諭一起來的,還有兩箱子舊物,據過來的傳旨的魏珠說,這兩箱子舊物都是皇阿瑪親自挑的。
胤祉尋思著皇阿瑪大概是覺得對不住他,把小兒子扔給大兒子去帶,還一扔就扔三個,這也是親爹能干出來的事兒,不過皇阿瑪顯然沒搞明白他的喜好,如果送來的這兩箱都是黃白之物便好了。
胤祉看了看單子,其中一箱是書,皇阿瑪以前看過的舊書,上面還有皇阿瑪的筆跡,這已經是胤祉收到的皇阿瑪的第二箱書了,另一箱放著的則是皇阿瑪曾經用過的硯臺、弓箭、玉扳指、玻璃繡球燈、手爐
還是那句話,這如果是放在幾百年后,那都是價值不菲的古董,還是與歷史名人有牽扯的古董,但是放到如今,這遠不如送幾塊金子來的實在。
皇阿瑪前日賞賜給福晉的那些東西就很實用,首飾也好,綢緞也罷,還有那幾個瓷瓶,都是能拿來用的,也能拿來送人。
可皇阿瑪給他的這兩箱子舊物,也就書能翻著看看,還要格外小心,不能損壞,不能使其沾上污物,另一箱呢,他是把皇阿瑪用過的硯臺拿出來擺上,還是把皇阿瑪用過的弓箭拿出去顯擺,平白遭人恨嗎這不是。
胤祉讓人把這兩箱子東西放進庫房邊上,都不用將其打開,因為他馬上就要奉旨搬宮了。
誰能想到呢,千盼萬盼盼著搬出這里,結果竟不是搬出宮去,而是從一個阿哥所搬到另一個阿哥所,不只上朝時離乾清宮遠了,離上書房也遠了。
皇阿瑪這可真真是作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