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書房結業后,胤祉便不怎么喜歡過年了,過年在他這就意味著要不停的跪呀跪,且不說膝蓋能不能受得住,一個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恐怕都沒有辦法適應這么繁瑣的禮儀。
寶音這還是頭一次在宮里頭過年,不過裝備卻是很齊全,特意在膝蓋處加厚的棉褲,膝下溫熱的蒲團,回去后還要用艾草生姜包泡腳,這些都是胤祉往年總結出來的拜年經驗,不過如今差不多都已經在宮里頭傳開了。
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這兩天,整個北五所一到晚上便凝漫著一股濃濃的生姜艾草味,到了大年初二,該上朝的上朝,該上學的上學,新的一年便又開始了。
大朝會上,康熙再提節儉之事,要求官員們厲行節儉,還讓大學士們將明代宮中的開支列出來,與如今宮中的開支做對比。
這個簡單,數據都是現成的,戶部和工部皆有存檔。
明代光祿寺每年用木柴兩千多萬斤,用炭一千兩百多萬斤,但如今光祿寺用柴僅七百萬斤,每年的用炭量也只有百余萬斤。
明代后宮所用的床帳、花毯每年要花去將近三萬兩,如今后宮里頭這些卻是不用的。
明晃晃的數據擺在眼前,皇上都以身作則倡導節儉了,以此來要求官員們也合情合理。
這并非是皇上第一次提倡節儉,只是這一次皇上剛剛開了個口子,以皇家為例立了個模范,緊跟著便有御史出來打臉。
彈劾三阿哥奢靡無度,在皇莊上用昂貴的玻璃建起數百間房子,更是彈劾三阿哥在戶部有中飽私囊的嫌疑,否則何以有如此巨資支撐奢靡生活。
本朝曾經禁止風聞言事,即便是御史彈劾朝臣,也必須有確鑿的證據才可,這讓許多御史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不敢輕易彈劾,這也讓許多官員變得有恃無恐起來。
這幾年政務穩定,康熙早已下令恢復風聞政策,讓言官放開口,他這個做皇帝的才能聽到更多的聲音,廣開言路更有利于揪出朝堂上的貪官奸臣。
只是彈劾當朝皇阿哥,且彈劾內容中的后一項,御史本人并無證據,在僅有猜測的情況下便敢在大朝會上彈劾,這絕對是自恢復風聞政策以來的頭一次。
康熙對老三鼓搗的那些東西,不說一清二楚,但也都能知道個大概,可別忘了,那皇莊還是他賞給老三的,老三這兩年送的年禮里都有盆栽和新鮮果子,看上去也沒有要瞞他的意思。
如果是從西洋商行購買,那玻璃的價格的確昂貴,可若是從自己作坊里生產出來的,那便另當別論了。
不過,知道內情的康熙并不表態,反而讓老三自辯。
因為守歲作息還沒有調整過來正有些犯困的胤祉“”
他不就是建幾個暖房種菜種花嗎,又不是給自己建了處享受的宮殿,種地的事兒,也能叫奢靡無度真是聞所未聞。
“兒臣確實在皇阿瑪賞的莊子上建了玻璃房,但不是給人住的,而是種菜種花用的暖房,不知道劉御史有沒有親自去莊子上看過,本皇子那里面種的大都是蔬菜,放眼望去基本全都是綠油油的。”
“冬日青菜價貴,高過肉價,兒臣便想著在莊子里種些蔬菜出來,既可以緩解京城青菜短缺的現狀,也可以小小的賺一筆銀子,用以養活莊子上的農戶,哪知道僅僅種些蔬菜便是奢靡無度了。”
他這可實在冤枉的緊,不用玻璃作坊的殘次品搭建暖房,難不成要像別家的暖房一樣,僅靠炭火來維持暖房的溫度,那才真真是奢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