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最后上位的人是沈羅玨,太后心情更是大好,有時候還會去看看莊帝,看見莊帝成天渾渾噩噩,她回來病都能好幾分了。
仇人過的不好,她便渾身舒服了。
“留在安寧,對母親養病有礙,不如讓母親出去走走。洪太傅一直在定安,不如你帶著母親去定安瞧一瞧”
“去定安瞧外祖父”鏡湖眼睛一亮,立馬起了興趣。
“是啊,正好也帶著你的表弟洪毅一同回去,他來京時年齡尚小,多年未曾歸家,想必想家了。”
沈羅玨不介意讓鏡湖和太后過的更舒心一些,同時達成她的目的。
鏡湖聽了更高興了,想必見了外祖父,母親的病會好的更快,“多謝陛下”
“不用急著謝我,母親去定安是探親訪友,你去可還有別的任務呢。你要仔細看看書山學院有多少讀書習字又無法考取功名的學子,接觸他們,看有幾人才德上佳,品行兼優,愿在定安附近的義塾教學。”
義塾是一種類似免費教育,主要面向清貧學子的學塾。
沈羅玨打算在定安附近做一個試點,現在紫羅縣內有女學,但是學問好還愿意教授女子的人太少了,即使她準許科舉有女子參加,那也逃不開前幾年被世家壟斷。
改革科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慢慢來規劃,除了女子外,還有那些家境貧寒的貧民,他們都需要一個機會。只有當知識下沉,大部分人打好基礎后,才能出現她需要的環境,還有在那個環境中誕生的天才。
她真正需要的,引領這個時代最尖端技術的人才,絕對不能是任世家擺布的棋子,甚至最好不要出身世家
“義塾怕是不長久。”鏡湖想著,沒有人給錢,當老師的人又還年輕,想著去考取功名,想必義塾沒辦法一直開。
“義塾是朝廷來辦,你只需要為義塾尋些有能力的先生,朝廷會給先生發放月俸。”沈羅玨想著前幾年這樣的義塾不會太多,朝堂負擔不大。
等之后,她其他賺錢的法子運作起來,活字印刷出現,大莊不缺錢,她就能抓一下底下的教育。
前期想像她原來的祖國那樣全面掃盲是不可能的,但她會帶著這個心去做,或許那要等到大莊進入工業時代,還有好一段時間要走。
“月俸那不是和在朝為官一般了嗎”鏡湖一喜,“若真能如此,想必會有不少人愿意去教上幾年。”
自知能力不足,不想再考進士的學子,如果給的月俸合適,可能就不走了,一直教下去
而從義塾出來的學子,或許還會有一些也成為義塾的先生,這樣一來,豈不是能長久了
若能讓大部分人讀書習字,那大莊會變成什么模樣
鏡湖想到這兒,激動的看向沈羅玨,沈羅玨一如既往的淡然,讓她因展望未來而浮躁的心沉靜許多。
“這朝堂設下的義塾能不能辦起來,還要看你,等開春之后你便出發吧,到時天氣回暖,路上母親能少受些罪。”
“是,多謝陛下,臣領命”鏡湖用“臣”自稱,只當自己是領了個差事。
等她離開,沈羅玨又叫來司農,商議培育種子的事,這一天到晚,有許多官員來往紫極宮。
為了盡快安排好之后的一切,沈羅玨忙的不行,算上早朝和晚上批折子的時間,一天工作將近十四個小時。
大概這就是創業前期的艱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