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瑤彧說的是實話,沈羅玨以現代的眼光看古代,認為古代人受不了天寒地凍,這是不對的。
現代冬天施工麻煩,那是因為人們在其他三個季節,能賺到足以讓他們冬季輕松度日的錢,但是古代百姓沒有。
凍傷手腳不算什么,有錢能買一身厚皮衣,能多買些糧食熬過冬日,更重要。
沈羅玨聽進去這段話了,她有些自責,是她不夠努力,她還沒能做出足以航行更遠,更安全的船,她沒能打通路上絲綢之路,讓商人走向更遠的西方,帶回棉花種子,種出能在大莊的土地上存活的棉花。
她還沒有讓百姓過上稍微富足些的生活。
“行,動工,給工錢,給一身厚衣,管一頓飽飯,不要求他們做的多快,慢慢來就是了。”沈羅玨讓朱瑤彧幫她擬旨,送到中書省去。
朱瑤彧利索的開始干活,她現在是擔了沈羅玨半個秘書的職責。
沈羅玨看朱瑤彧開始忙活,也去處理公務了,至于推遲女子成親年齡的事情,她并沒有放棄,而是更加仔細的思考起來。
這事兒肯定不能一拍腦門就下發命令,最好是讓張文元再好好研究一下,寫出本醫書來傳遍天下才對。
底層百姓對知識有一種近乎偏執的崇拜,能寫成書的東西,對于他們來說會更加具有權威性,他們也會更容易遵守。
下達命令不過是讓官員們同意,那些世家高官們本就是那么做的,他們自己的女兒成親可能會早一些,但是懷孕幾乎都是將近二十時。
想要讓政令通行,必須讓百姓切實去做,光靠一張圣旨是沒用的。
沈羅玨知道朱瑤彧為什么覺得此事難,現在大莊剛打完仗,雖然明月關沒有死多少人,可經歷了西成大旱與兩場大戰的大莊,人口總數肯定增長緩慢,一心想要更多稅收的官員們,不可能同意她讓女子晚些成親生子的要求。
如果現在將貴族們藏匿的人口找出來,大莊人口絕對會多不少,但是沈羅玨現在的根基還不足以她去動這座大山。
她動不了那座大山,還動不了小的
沈羅玨想,那些官員想要人口的原因,是想要更多的稅,只要她能讓商稅變得更多,同時為朝廷帶來更多的錢,官員們的借口就站不住了。
只要國庫有錢了,百姓有錢了,什么規則都好改。
理順步驟后,沈羅玨發現當前她開始著手修路的事,其實是很不錯的一步棋,現代人誰不知道一句話。
想要富,先修路
路就是金錢流通的渠道,只要路修通了,那么錢就能流通了。
想到這兒,沈羅玨抬頭看了眼朱瑤彧,朱瑤彧在一旁提筆嚴肅的為她擬旨中,看不出她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這個提議,是巧合嗎
沈羅玨不知道,她只知道,朱瑤彧真的很聰明,深得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