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羅玨創建民報,讓薛程的八卦傳遍民間,除了想讓薛程吃個教訓外,還有別的目的,第一目的肯定是用報紙操控輿論,話語權是控制民心的最強武器。
第二目的,是啟民智。
思想需要碰撞才能產生激烈的火花,而現在,思想的火種一直被貴族們把持。
她已經讓平民百姓開始讀書,等新的造紙術出來后,紙張降價,讀書的人會更多,國家治理需要聽到更多來自最多數人的聲音,而不是天天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家伙,去商量著管理偌大的國家。
民報可以一個讓更多人發聲的平臺,第一版的反響就不錯,沈羅玨想著,可以讓聽雪去物色一批搞情報收集工作的人,當記者,到處采訪一下各種事件中的人物。
聽雪的情報庫里,有這世上大多數匪夷所思的事情,薛程不過是個開胃菜。
正如沈羅玨所想,隨著年關將至,沒事兒的人們湊在一起說八卦,薛程的故事傳的更遠,輿論開始發酵了。
有讀書人開始給故事中的“五長史”寫詩,有人認為五長史是個從根子上壞了的人,他所犯下的錯都是因為他出身大家族,說白了,都是大家族的錯,是權貴的錯。
有人認為“五長史”為官不愛民,不配當官,大罵他草菅人命。
偶爾還會有人說句實話,覺得他們如果能和五長史一樣,投胎投到了好人家,不愁吃喝,本身還頗有本事,得罪了皇帝都有家族庇佑,不至于丟了性命,他們也會耽于享樂,畢竟努力多難啊,躺平墮落可太舒服了。
民間的聲音越來越大,自然就傳到了世家大族的耳中,薛滿堂知道這件事的時候,距離第一版民報發行都小半個月了,她前腳剛剛得知叔父薛程終于從梁城動身回城的消息。
為什么要加個終于當然是因為薛滿堂知道薛程在梁城已經呆了將近二十天了。
眼下臘月二十,薛程再不動身怕是要在梁城過年了。
薛滿堂是從家中奴仆口中聽到了一個有關“五長史”的故事,因為薛程就是長史,她對“長史”這兩字比較感興趣。
叫來奴仆轉述了“五長史”完整的故事,薛滿堂聽完很是驚訝,這不就是她那好五叔嗎
追問之下,薛滿堂得知,這個“五長史”的故事是來自于一張名為“民報”的小冊子上。
“說是冊子,其實并不成冊,只是幾大張紙,上面印著些雜文軼事,少將軍若是想要,小人這就為少將軍尋來”
奴仆這么說,薛滿堂更好奇了,她懶得等仆人慢慢尋,眼珠一轉,想到個人,“你別為我尋了,我出門一趟,既然是書冊,想來瑤彧那里一定有,我去蹭她的看看便是。”
于是臘月二十,薛滿堂遣人送拜帖到朱家,第二日一大早就出門找朱瑤彧了。
她拜帖是送到朱家,人卻出了門直奔京兆府。
年底要到了,正是官府忙的時候,一到過年,人人兜里都有三兩文錢,小偷小摸多得很,再加上城中張燈結彩,晚上還解了宵禁,城中來往人多,還會有人販子混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