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百姓讀書都費勁,畫畫這個特長,古往今來都是吃錢的,能學出來的人,家底都得殷實些,還得有天賦,否則就是白花錢。
綜上所述,沈羅玨認定這個蘇巧慧是個值得她關注的女子。
“岑竹,你那里還有別的寶貝人才嗎”沈羅玨挖出來一個還不甘心,想再挖一個。
薛岑竹哭笑不得,“陛下,臣教導他們滿打滿算也不過一年,即使是有天賦,臣覺得他們也遠不到出徒的水平,巧慧她自幼生于工匠之家,為人又格外聰慧,這才比其他人要強。”
沈羅玨有些失望,看來除了蘇巧慧,她找不到其他人了。
不過能有一個就是驚喜。
“好吧,既如此,你回去通知你的徒弟,過段時間,你們就和工部的人一同南下,他們負責維護之前的堤壩,你和巧慧負責新建。若是有的堤壩受不住暴雨,千萬不要湊合,每一座堤壩都象征著無數人的性命。”
可惜去年她太忙了,沒能讓工部開工,今年南方報上公文,她才想起來。
說來說去也是朝中官員不太在意此事,自莊帝登基后十余年,大莊國內都稱得上國泰民安,最嚴重的一次自然災害就是西成干旱,在歷史中赫赫有名的水災,一次都沒遇到過。
人都有惰性,每年都小心翼翼的應對汛期,結果每一年都沒大事,久而久之,就忘了。
沈羅玨想到這兒,就覺得自責,她怎么能忘了這些事關百姓性命安全的大事呢
光想著找抗旱高產的糧食填飽人的肚子了,忘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她也是第一次當皇帝,有些疏忽很正常,尤其是周邊還沒人提醒她的情況下。
沈羅玨痛定思痛,安排好去南方的人后,就開始仔細篩查目前她需要做的事情。
防水就得防火,靠近長江黃河的流域汛期有洪災風險,而遠離江河流域,高山上森林密布之地,等到炎熱的夏天時,還要防止山火蔓延。
水火無情,哪怕是科技發達的后世,想要挽救他人于水火中,也要用人命去填。
沈羅玨只希望她能讓損失減少,首先她要編個小冊子。
然后,或許可以用這個小冊子,去為孩童啟蒙的同時,推廣教育。
民報的流傳程度很廣,但是不管多廣,它的原文也僅能流傳在認字的人中,不認字的只能聽他人轉述,而一旦故事經過他人的加工后,就會遠離原本的含義,沈羅玨不希望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
思來想去,沈羅玨將這事兒交到了卓露絳手中。
對,就是那個還在梁城當縣令的卓露絳。她爹當初是唯一一個當著沈羅玨的面高喊不同意給樂人優待的丞相。
由此可見是個傻子。
有個傻子爹,卓露絳能讓卓家有現在的權勢,也是挺不容易的,再來她這個人很識時務,沈羅玨記得當初推廣水泥的時候,卓露絳是第一個響應的,因為梁城窮,當地的商人沒什么錢,所以卓露絳最后還自掏腰包給工人發工錢買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