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陽西沉后,蓮城的氣溫也直線下降,沈羅玨從船上下來的時候,身上已經裹了披風。
現在才不過秋季,夜里的蓮城就已經冷到說話會有哈氣了。
這地方又陰又冷,確實不適合人長期居住,真不知道蓮城縣內十萬余百姓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十萬余還是去年沒有進行重登人口時的數目,今年保守估計各地常住人口的數字都要上升一半,大莊今年的人口總量會達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見過羅娘子”
見到沈羅玨,時瑾連忙上前行禮,他不敢透露沈羅玨的姓氏,和其他人一樣喊羅娘子,沈羅玨微微頷首,算作回禮。
行禮的人除了時瑾,還有兩位熟人,卓露絳和陳琉璃。
沈羅玨說了聲免禮,她有些好奇這兩人為何在此她確實是通知了兩人她要到蓮城來,但這兩人現在都挺忙,按理說是沒工夫過來閑逛的。
卓露絳解釋說,是因為蓮城建了義塾后卻沒有合適的先生,故而她們來送先生了,順道來迎駕。
卓露絳說的自然,可一切都太巧了。
沈羅玨心知這是卓露絳來爭寵了,來爭奪她的寵愛。
明明她沒有后宮,但還是要在朝廷上經歷一番被人爭搶的滋味,沒辦法,皇帝的權力實在太大,而別人想要升官發財,第一步就是得到她的信任。
卓露絳一直在和朱瑤彧別苗頭,兩人在朝中的設定太過相似,都是世家大族的嫡女出身,同樣才學橫溢,是朝中少有的幾個掌實事,握權柄的女官。
而在朝中,文官之首的爭奪向來很是激烈。
究竟哪個位置堪稱文官之首,以前還有過爭論,現在百官心中已經默認了,那就是尚書令一位。只要坐在尚書令上的人得皇帝信任,那就是名副其實的百官之首。
別看中書省在三省六部中地位最重,但實際上尚書令能統帥六部,才是真正實權最大的文官官職,因為中書令是設有兩位的。
門下省的門下令只有審核之權,而且為防腐敗,常年更換,對百官來說并不是一個上好的位置。
尚書令是百官心中,真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
沈羅玨從不插手臣子之間的事,只要她們沒有為了爭權奪利不擇手段,良性競爭,沈羅玨是支持的。
前提是良性競爭,沈羅玨想起世家讓官的“傳統”,氣的一陣火大,她估計是月事要來了,這幾天格外容易生氣。
沈羅玨壓下心頭怒火,打量了下時瑾,然后輕笑出聲,“時縣令在蓮城可真是辛苦了。”
時瑾原本是個干凈清爽的少年人,來蓮城不過一年,變得又黑又瘦,好像一年老了十歲,要不是五官底子十分不錯,樣貌怕是已經跌到丑的行列了。
沈羅玨有點兒擔心,鐘茉兒和大多數人一樣看臉,時瑾這模樣,恐怕很難贏得美人心啊。
時瑾拘謹地笑了笑,不知道該說什么好,還好有人幫他緩解氣氛。
卓露絳爽朗笑道“時縣令自任職以來,一心為民,盡忠職守,事必躬親,這才累的人脫了相,還好現在蓮城已經大有起色,等冬日到來,時縣令在家中好生捂一捂,就能白回去了。”
時瑾順著說了幾句話,還作勢要跟陳琉璃要些美白養膚的方子回去吃,氣氛一時熱烈起來,幾人像是多年不見的親兄弟姊妹一樣態度友好親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