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干就干,蘇韻指示著渣蘭扶住自己,隨后就和他一起艱難地往上前行。
大概走了十來分鐘的樣子,天色是越來越暗了,原本蒙蔽周邊的云霧也逐漸變得更加濃郁厚重但是,遙遠山頂那一點突然亮起的火光,卻是讓蘇韻整個人都精神一振。
“上面有人住”蘇韻高興地告訴了渣蘭這個好消息。
現在的人心還沒有那么復雜,而且在野外這些地方大多數人都是會互相幫助的,所以蘇韻是更傾向于兩人會得到山頂住戶的幫助這個推測。
“那我們得快點上去,天色越黑肯定越不好走雖然這對現在的我來說沒有什么區別。”知道山頂有人住,渣蘭也難得起了說笑的心思。
心懷希冀的時候最能給予人動力,凝望著山頂的光亮,蘇韻和渣蘭二人咬緊牙關一路向上,終于是在天色已經黑到伸手勉強只能看清楚輪廓的時候,跨越最后一級石階梯,穩穩地踩到了山頂平地的泥土之上。
昏暗的環境里,只見眼前是一幢低矮的土墻屋,裊裊炊煙正從屋頂上方的煙囪里飄出,帶著幾許令他們兩個餓了大半天的人心思大動的香甜滋味。
屋前方的一道山泉倒映著天邊的星光,閃閃爍爍,粼粼如星河落入人間。
而屋子旁邊是一片菜地,其中依稀可聞可見群雞的影子和不時的輕鳴,蘇韻轉眼看向另一邊時,睡在角落的那只大黃狗突然就警覺地沖著兩人的方向吠叫了起來。
這一通犬吠,頓時就打破了這人間仙境般的意韻。
蘇韻和渣蘭均是被嚇了一跳,而此時屋里也急匆匆地走出了一個看起來約摸六十來歲的老爺子,那舉著菜刀的身影在昏暗的燈光里甚是矚目。
“我們是在山里迷路的外鄉人,來這邊看熊貓表演活動的”蘇韻連忙表明了兩人的身份。
考慮到“旅游”、“旅客”什么的詞匯對于這個年紀的老人來說可能不明其意,蘇韻便選用了最最簡單明了的詞語。
在蘇韻的連聲解釋里,老爺子緩緩放下了手里的菜刀,從屋子里拿出一盞手工粗糙的小燈,緩緩走了過來在蘇韻看清楚老人身上那老式的藍布衫時,老人也是被渣蘭的藍眼睛和不同于自己人模樣的深邃五官嚇了一跳。
“他是外國人,外國人就是長得這么奇奇怪怪的。”反正渣蘭的華夏語屬于是為了旅游方便才跟著翻譯大叔學了點兒的半桶水狀態,蘇韻便是毫不客氣地“嘲笑”了他幾句。
確認蘇韻二人都不是壞人,于是這個叫做劉國康的老爺子便招呼了蘇韻兩人進屋,順便還給蘇韻介紹了他的妻子徐韶英。
徐韶英是個看起來十分慈祥的老婆婆,聽蘇韻說他們迷路之后餓了大半天,炒菜的時候就從一個包得嚴嚴實實的罐子里撈了一大坨豬油,連著再取下幾串臘肉放到鍋里炒熱時,那股子香味便更是惹得人食指大動。
而且她不但用了珍貴的豬油和臘肉,但語帶歉意地說今天太晚了不好再做什么好菜,不過明天一定會殺雞做好菜來招呼他們這些客人。
“不用不用,您們太客氣了”蘇韻連連擺手如今這年代可不是后世那種肉蛋不愁的好時候,肉蛋油等絕對算得上是難得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