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賽取積分榜前30名,有時候差1分就是出線進入決賽和不出線的區別,可不得拼命。
不過在蘇韻聽來,眼鏡學霸這首所謂的“自創歌曲”,基本沒啥讓人印象深刻的記憶點,也就是仗著自創歌曲的優勢加成,拿下了本次初賽音樂項目的第一個滿分。
緊接著的科技項目為了節省時間,是和問答題一樣,一組三人同時動手。
看著眼鏡學霸和周新恒一樣抱了個在小學生水平上已經很了不起的大塊頭收音機上來修理,蘇韻心中呵呵一笑,回頭就讓自家阿sir鄭國光幫忙把周家二手電器鋪友情贊助的超級大塊頭黑白電視機搬了上來。
眼見對手的東西一個比一個大塊頭,捧著個小玩具上來修理的羅嘉陽要不是底下自家的各個老師以及主任和校長還在臺下看著,估計當場棄權的心都有了
看羅嘉陽那個弱小可憐又無助的模樣,蘇韻忽然想起了之前看他的熟悉感從何而來。
這不就是以后憑借飾演奇哥而勇奪tbb第一屆視帝、兼且接下來還陸續有來的、首個三獲視帝的當之無愧一哥“撈家”嘛
為了確認自己的猜測,蘇韻趕緊又借助系統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個名字果然在深水埗街坊福利會小學的知名校友列表上時,蘇韻暗自一點頭要不是因為年紀和在熒幕上那個熟悉的形象相差太多,這種個人特色鮮明的明星她應該一眼就認出來了。
不過這個時代的人物確實是太多也太過優秀,再加上香江地小人多,隨便往哪個地兒走走,說不定就能發現旁邊滿地都是未來耳熟能詳的明星幼年體。
哦,對了,雖然人們口中俗稱為“明星”,但在這里的從業者以及大多數人都是把唱歌演戲等事業當作一種職業來對付,與之對應的自稱和稱呼就是“藝人”。
藝人藝人,展示販賣“才藝”之人。
這個和規范叫法“文化藝術工作者”定義差不多的名詞,使得第一次認識到這個的蘇韻很是新奇和感興趣。
畢竟她從前職業的緣故,也不是沒有接過一些視頻的后期制作。
在資本沖擊的洗禮下冒出來的新一代所謂明星,炒熱度賣人設等騷操作一個比一個熟練,但一進入拍攝狀態就抓瞎在做視頻后期的過程里,看那群仿佛一條流水線加工復制黏貼出來的填充臉瞪著黑洞洞的美瞳,瞪眼咧嘴地用一個表情演完整部戲時,蘇韻多次生出過想丟下手里的活計出去陽臺跑兩圈冷靜冷靜的沖動
到底這些人知不知道,作為觀眾的,想看的不是你們的私生活多完美人設又多完善,而是想看你們在熒幕上所展示出來的業務能力
只要不是涉及到原則問題那一步,業務能力就是觀眾對一個藝人職業生涯的絕對評價標準。
君不見多少負面新聞纏身的藝人,照樣能通過一個誠意滿滿落足功夫的角色而洗白重獲觀眾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