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你了。”趙日賦拍了拍她的手。
“一家人哪有說什么辛苦不辛苦的,你平時吃多點菜,別再一直那么瘦,那就是我最好的報答了。”黃彌笙笑道。
兩人閑話完家常,趙日賦又說起了他接下來的計劃“前幾年我不是買了英國作家科文的劇本大班嗎我打算投資1000萬美金拍攝,正好之前一直沒有檔期的荷里活動作巨星史提夫麥昆剛剛拍完巴比龍,應該會有檔期空出來了”
呂少龍是香江的功夫巨星、能在好萊塢打出一點名堂又如何同樣都是動作片出身,史提夫卻是好萊塢級的硬漢派動作巨星
預計這一把勝算不小的趙日賦興致勃勃地和妻子說著他的新計劃,而黃彌笙也是在昏暗的微光里,帶著溫柔的微笑作為丈夫最好的聆聽者。
信心和支持都很足,可惜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次失敗的投資,將會拉開趙氏電影公司由盛轉衰的開端。
與之反向而行的,就是在外人眼中運氣十分極端的佳和。
說鄒運華幸運吧,撿了呂少龍和蘇韻這兩個大漏,確實是超級幸運的;說他不幸吧,呂少龍突然意外臥床,蘇韻現在年紀又小又是女孩,不能真正地撐起場子。即使國際市場賺到了錢和名聲,整間公司未來的發展卻還是讓人擔憂。
“所以,接下來佳和出品的電影打算轉型”聽到鄒運華的新計劃,蘇韻頗覺意料之外但又卻又感在情理之中。
她師父呂少龍盡管傳說仍在,但呂少龍式的功夫動作片只有是呂少龍一個人能撐得住,貿然讓人跟風只會是平白折沒了他積攢下來的名聲和以后的期待,所以倒不如是另辟途徑,重新開路。
因此,佳和接下來要定下的路線類型,最主要就是喜劇。
不管是動作喜劇、都市喜劇還是古裝喜劇等,外包裝再怎么不同,其內核其實沒有多大變化。
一方面,鄒運華是在和洪甘堡等原本是呂少龍電影里幫忙的龍虎武師們商議,讓他們決定如何繼承融合呂少龍的風格,拍出進一步增添喜劇效果的動作喜劇;而另外一方面的第二手準備,則是讓許氏兄弟的新戲劇本開始提上日程。
比起趙氏所采取的連年電影不斷數量轟炸攢票房總額,佳和這邊則是貴精不貴多,專門就盯著動作和喜劇這兩個最擅長的項目。
在蘇韻的記憶里,74年的票房冠軍就是許氏兄弟所主導的新戲鬼馬雙星,成功幫佳和接棒呂少龍昔日的年冠王座,并且由此開啟后面佳和將近十年的港片年冠生涯。
畢竟蘇韻和呂少龍兩師徒那兩部掠奪國際市場的電影在實質上來看,虎斗龍爭算是合拍片,而蘇韻的人工智能則更是全盤西化,在人們眼中壓根就是被當成西片來算。
所以這兩個開場就撲去賺美金日元等外國人錢的中洋混合電影,都是雙雙被直接驅逐出了港片的記錄里。
“沒辦法了,能讓細路仔有大量戲份的電影,不是時時有的。”蘇韻也是無奈地攤了攤手就她所知道的電影里雖然有著不少童星主演的電影,但要找一部合適的來改編給她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