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既能解決了知識青年們為了先回城而明爭暗斗的情況,二來又能繼續當年知青下鄉宣揚文化的真正意義,讓有知識的青年們為農村帶去知識文化的傳播。
在得到了許可之后,蘇韻就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輾轉去了周邊各處市鎮,一邊幫助宣傳一邊總結下來一份電影內容及核心思想的大綱文本,發給了各處農村派出來的知情參考。
前期讓知青們根據大綱文本加工為他們自己的解說筆記,而這一批基本都是精挑細選選出來的活躍分子和心中充滿了回城斗志的青年,蘇韻不愁他們不賣力。
因為電影資源缺乏而蘇韻又是大力主動投誠的關系,所以她送來的這幾部電影基本都設定了半年以上的上映期。到了播映后期電影重播多次了,大部分勞動人民都明白故事內容并且能以老帶新給后來人講解后,知青們也功成身退,兼且還可以此為先例,給別處后續接著播放電影的地區進行參考。
以上種種,除了能說一句蘇韻為了電影下鄉文化宣傳不遺余力之外,也能說她一句資本家在壓榨剩余勞動力一途上真的是太絕
當榕樹下的村民正在說得興高采烈的時候,幾個不速之客的到來,忽然就打破了這一番熱鬧。
這是村里脾氣最倔強的李老太和她的兒媳婦吳秀蘭,以及她家那個遺腹女張小英。
據說李老太年輕時曾經是大戶人家的丫鬟,后來逃難時被主家賣給了張家做媳婦,丈夫出海捕魚意外身亡,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兒子也在結婚那一年同樣步了丈夫的后塵,如今就只剩下三婆孫相依為命。
但李老太特別看不順眼兒媳婦吳秀蘭,認為她生了個女娃沒能為張家留下香火,動輒就對兒媳和孫女又打又罵,從來就沒有過好臉。
隊里的干部以“時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樣,婦女照樣也能頂半邊天”的說法勸了多次,都沒能改變李老太的想法。
時至今日,李老太還是照舊對搬到鎮子里的另一支張家的那幾個男孩掏心掏肺,有了什么好的都往那里送,絲毫不顧自家人餓得面黃肌瘦。
看到跟在后頭的吳秀蘭和張小英今日難得的精神,而且還穿了一身沒有補丁的新衣服,眾人都覺得驚奇。
但更讓人驚奇的是,李老太還給兒媳婦和孫女各買了一套電影票
他們村里的電影票價錢不高,3分錢一張,一套新年禮包囊括天生一對、人工智能、藝伎回憶錄、靈異第六感、這個殺手不太冷以及怦然心動六張電影票,從除夕晚一直到年初五每天晚上放一部電影,總共要價1毛5分錢,算下來比單買便宜,不少精打細算又有點余錢的人都買了新年禮包全套。
像李老太這樣苛刻兒媳和孫女滿腦子封建思想的人,為什么突然對她們這么好了
“你婆婆終于想通了知道孫女也能頂事了是嗎”趁李老太去買雜貨店買電影票的時候,一個大嬸忍不住問。
吳秀蘭咬著唇搖了搖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倒是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簌簌地落。
“大過年的,你這喪門星在這里哭什么還不趕緊回去做飯也不看看小英都瘦成什么樣了”買票回來的李老太一看這個場面,頓時就罵了開來。
“奶奶,你不要罵我媽,我不餓”張小英忍住心里的懼怕,弱弱地拉了一下李老太的衣角。
李老太瞪了孫女一眼,看到她下意識地抖了一下后,這才反應過來似的換了副生硬的口吻“行了,快回家吃飯吧,一會就得去禮堂占位子了”
看著這三婆孫遠去的背影,一個年輕姑娘忍不住嘟囔了一句“這電影票上不是定好了位置的么”
“原來是按照電影票定位置的嗎哎呀我還像李老太那樣想著早點吃完飯,去占前面的位置呢”正在納鞋底的大娘一拍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