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會帶著你們渡河,攻下這里。”劉哲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對他們道。
兩人聽了劉哲的話后很吃驚,不是吃驚攻擊的地方,而是吃驚劉哲居然要和他們一起出發。
趙云微微吃驚地問道“主公,難道你也要上陣”
“沒錯。”
“主公,萬萬不可。”
張遼看了一眼旁邊的郭嘉和賈詡,心里暗道,你們為何不勸阻主公
劉哲擺擺手道“不用多說了,我意已決。我要帶著你們親自攻下這里。”
趙云急道“主公,此事交給我們二人即可,子龍愿意立下軍令狀,不打下潼關,我們提頭來見。主公大可放心。”
趙云還以為劉哲是不放心他們。
張遼聞言,也是說道“文遠同樣愿意立下軍令狀。”
“你們二人誤會了,我不是不放心你們。”
劉哲看到兩人這樣認真,有些哭笑不得,軍令狀這東西他非常不喜歡,從來沒有叫手下立過軍令狀。
劉哲解釋道“是這樣的,我們攻下這里后,必
須要守住一天甚至兩天,援兵才能到達。”
為了不讓關卡的人警覺,劉哲的大軍不能太過靠近,只有靠著小部分兵馬偷襲,偷襲成功后,必然會遭到曹軍的拼命進攻。
而支援的兵馬距離此處關卡最近的路程也要一天多的時間,所以一旦攻下這里后,他們就要面領著極大的壓力。
“身為主公,我不可能讓你們獨自面對危險。”劉哲最后一句話讓趙云張遼心里感動萬分。
“誓死效忠主公。”兩人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保護好劉哲。
黃河自北向南,在河東郡拐了一個彎,再向東流,直入大海。
在黃河拐彎之處,有一個渡口,叫風陵渡。
風陵渡正處于黃河東轉的拐角,處于河東郡、雍州、弘農郡三地交匯處。
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咽喉要道,歷為為兵家必爭之地。
戰國時期,魏國與秦國的古戰場就在這里。
在風陵渡往北大約七十里,就是渡口浦坂津后世永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