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在奪取河東后,為了不刺激曹操,不讓曹操整天緊張兮兮,他在風陵渡沒有部署重兵,只是留下一部人馬防守,防止曹操渡河偷襲。
曹操在奪得弘農郡后,也沒有重兵防守風陵渡,現在風陵渡已經開始逐漸沒落,渡河的百姓多數從浦坂津過河,進入雍州。
不過當劉哲率軍二十萬出發后,在黃河南岸守住風陵渡的曹軍開始增多,在距離風陵渡約五十里外,有一座雄關,潼關,在東邊一百四十里,有另一座雄關,函谷關
潼關與函谷關之間,是一條狹小的通道,蜿蜒山間,深險如函,因此稱為函谷。函谷的東頭,叫做函谷關,西頭,便是潼關。
函谷關是戰國時期秦國所建,秦軍都憑藉險要的函谷關,成功抵御六國聯軍的進攻,使他們大敗而回。
西漢初,漢高祖劉邦就因為函谷關的險要,決定在關中的長安建都。
西漢結束,東漢建立,光武帝劉秀建都洛陽,函谷關的地位進一步上升,它與汜水關兩座雄關保護著東漢朝首都。
董卓遷都長安后,便開始加強潼關,寄望于潼關函谷關兩座雄關抵擋關東聯軍和劉哲。所以潼關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董卓死后,長安落入曹操之手,因為河東屬于劉哲,為了防止劉哲從風陵渡渡河上岸,曹操進一步加強潼關,讓潼關首次超過了函谷關,同時函谷關開始
逐漸廢棄。
潼關取代函谷關成為雍州的新大門,一旦劉哲從風陵渡渡河,攻下潼關,那么大軍便可以從風陵渡渡河,長驅直入,抵達長安。
如果潼關被占,曹操的大軍便被擋雍州之外,除非再次攻下潼關或者繞路走西邊的武關,又或者長了翅膀飛過潼關進入雍州,否則,曹操的大軍根本進入不了雍州,支援也就談不上了。
潼關守將徐榮在收到曹操的消息后,他不敢耽擱,第一時間就派出了人馬駐扎風陵渡,防止對岸人馬渡河偷襲。
徐榮作為董卓舊將,投降曹操,被曹操厚禮相待,將他的忠誠度培養到滿值。
對于曹操的命令,徐榮不敢耽擱,他忠實執行。派出一部兵馬后,最后他還親自帶著人前往觀看,督促部下小心戒備。
“太守請放心。”
被徐榮派來防守風陵渡渡口的是徐榮的一名副將,可見徐榮對風陵渡的上心。
副將臉上信心十足,他拍著胸膛對徐榮道“太守,這里有五千兵馬,防備工事一應俱全,河上船只都已經全部收繳集中看管。除非劉哲手下人長了翅膀,否則他是飛不過河來的。”
徐榮點點頭,副將說的他都知道,無論是防備工
事,還是其它方面,都有很多是出自他手,對于自己的布置,徐榮還是有信心的。
其實徐榮對劉哲并不是很在意,不怕他會渡河,畢竟隔著這么大的一條黃河,自己這邊防御完善,如果劉哲敢渡河的話,損失肯定會很大,他相信劉哲不是那么蠢的人。
徐榮看著自己這邊的布置,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作為董卓舊將,徐榮和關東聯軍干過,他手中的戰績還是很不錯的,至少曹操孫堅都被他打過。
他的舊主是董卓,董卓當時對劉哲十分害怕,從來不敢正面與劉哲對上,讓徐榮當時心里不屑,他不認為劉哲有什么好怕,大家都是人,他就不信劉哲能夠飛上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