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兵符,可調動三千禁軍。”袁紹從桌上拿出一個小紅木盒子,打開盒子取出了兵符。
兵符是純金的老虎雕像,約有半個手掌大,分開了兩半。袁紹手中只有一半。
陳留堂不禁動容,接過兵符,訝然道:“陶丘不過一小城邑,民萬人,哪里有三千禁軍。”
“子正兄且看。”袁紹笑了笑,拍了一下手掌,忽然號角聲響起。
從二樓雅間的窗戶往下看,只見街邊的行人紛紛整集到了酒樓門口,有街邊賣藝的,也有做小生意的,看起來大腹便便的地主,就連街上躺的乞丐也是禁軍。
酒樓門口匯聚三千禁軍,密密麻麻延綿到了街道盡頭,甚至還有更多。
袁紹解釋道:“西園禁軍雖沒有皇宮羽林軍厲害,但也是天下難得的精銳。這是我的本部兵馬,臨時都學過易容之術。
自從陛下圣旨下了之后,便從洛陽魚目混珠到了陶丘,其他人并未警覺。”
他有些得意,南陽離洛陽不算遠,失蹤這些天,大不了說是到洛陽城外訓練。
西園禁軍總有分為八部,上軍校尉蹇碩,在宮里擔任黃門侍郎,和左豐之前職位相同;中軍校尉袁紹,汝南袁氏自不用多說;下軍校尉鮑鴻,關西武人,無明顯政治傾向;典軍校尉曹操,司空曹嵩兒子;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士人,袁氏故吏;淳于瓊,右校尉,也是袁氏故吏;助軍左校尉趙融,光祿大夫;已故宦官曹節女婿馮芳,助軍右校尉。
總共八部兵馬,約三萬兵馬,有宦官勢力,也有士人集團,但不管怎樣,都歸大將軍何進掌管。
但何進能力有限,大將軍的職位也是靠何皇后的恩寵上位,因此只能指揮動與他結盟的汝南袁氏。
“汝南袁氏不愧為四世三公,本初兄可能是本朝再一個三公。”陳留堂客套恭維道。
這也不算給袁紹戴高帽子,許多官吏都認為下一個袁家的三公必然是袁紹。
袁紹的能力首屈一指,又有家世名望。
人家說是拒絕征辟,但想要當官就立刻出任高官。
校尉在漢末還沒有爛大街,算是中高級武將了,再上則是四方將了。
袁紹似乎很吃這一套,有些得意,喜形于色,笑道:“子正兄不必恭維,我還差很多。“
“本初兄不必謙虛。”陳留堂又假意客套了幾句,將袁紹捧得高高的,這貨就吃這一套。
說完恭維話,
他面色一正道:“本初兄,在下出營寨時,恐有敵軍斥候已經查探......”
就在陳留堂正說時,耳畔突然傳來一聲急號,隨后便是隆隆的金鼓聲。
“有人攻城!”
兩人不約而同地面色難看了些。
袁紹一皺眉,讓仆役拿來甲胄,正欲穿上。
可陳留堂卻阻止了袁紹。
“本初兄,你身份敏感,不宜出站,區區黃巾賊,在下自有方法阻擋。”
他雖然不善軍事,但憑借腦子,很快就做出了決斷。何進和袁紹雖然是盟友,但何進不會傻瓜將他們兩人的謀劃說給袁紹聽,所以袁紹過來只是借兵。
借兵也就算了,可如果還讓袁紹上戰場,不管怎樣,到時候宦官就有了明顯的把柄。
老弱兵卒和精銳兵卒看不出較大差別,可以扯嘴皮子,但袁紹絕對不能出場。
并且按照陳留堂的估計,宛城頂多有三萬左右黃巾軍,守城至少需要兩萬,能尾隨他的最多也就一萬。而他是騎著馬來的,陶丘距離宛城有五里地,騎馬片刻可到,可步兵需要走上一個時辰。
這么快攻城,不可能是步兵。
那就只有騎兵了。
大漢雖不缺馬,但那是朝廷,在民間,馬匹還是稀缺的。